青未了雨暮素描齐鲁晚报网

彭洋怎么挂号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2560/
——陆玉生半下午的时候天下起了雨,雨不大,淅淅沥沥地在窗外飘洒着,让人不由生出一份怜爱。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到傍晚的时候,雨小了,但却没有停,还有零零星星的雨滴断续落下。暮色里氤氲着淡淡的雾霭,宛如轻轻的愁绪。天灰蒙蒙的,远山在暮霭里只隐约可见一抹浅浅的轮廓,山峰露出来,山腰以下却罩在白雾里,仿佛浮在海上的岛屿一样。渐渐有灯火亮起来,远村、远处的工业区、近处的楼房、马路都相继有灯光亮起来。细雨天里的灯光有一种特别的美,雨丝近乎透明,灯光远近可见。也因了细雨,使灯光又有了一种朦胧的羞涩。远远望去,那无数的灯光就仿佛雨天里开出的无数金花,一朵一朵,百朵千朵,朦胧而别致,恬静而迷人。每逢雨天的傍晚,只要没事,我总爱站在自家的窗内向外张望,看灯影里闪亮的雨丝像无数花针射向地面;看马路上行人匆匆赶路,有打着伞的,有没打伞的,有步履急急的,有悠闲如散步的。这个时候,我常会根据过往行人所表现的状况,臆猜其身世和心境,从而锻炼自己的观察力,也是自得其乐吧。雨天的傍晚让人浮想联翩。今天,我又站在窗户后面欣赏楼下不远处的马路。这是一条比较僻静的街路,平时少有车水马龙的景象,大多时候都是人车偶过。今天有三组镜头令我心生感动,觉得有必要记录下来。第一组镜头是一对老夫妻,年龄应该在七十开外,头发几乎全白。女的走路有些跛足,大约得过脑血栓吧?路走得很慢,微胖的身躯总是随着迈步而大幅度摇晃。男的身体健硕,个子挺高,他手里举了把伞,一直跟在女人身后为她撑着。即使在细雨下得很急时,他也是不慌不忙地跟在女人身后,处处用伞为她遮蔽。而他自己的后背却被雨淋透了。这样的傍晚,这对老夫妻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我猜不出,但他们那种相濡以沫、风雨共担的精神却让我心里升起一抹温暖的感动。我不由想起了那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第二组镜头是路灯还没亮起的时候,走过一个二十几岁的苗条女孩,抑或她只有十八九岁。穿一身绿色连衣裙,雨丝里宛若一棵青春的树苗。她手里拿着伞,但却不撑开,而是在雨里慢慢走着。一会儿仰着头张开臂膀,一会儿回过头做倒退状。我想她是在享受雨淋的快乐。一个很诗意的女孩,在这诗意的傍晚。第三组镜头是一个飞快骑车的少年。他进入我视线的时候却突然停下车来,原来他看到了马路边有一个挺大的塑料包裹。他支起车子,走到近前查看。然后弯腰提起包裹,向后走去,在他走去的前方十几米处有一个垃圾箱,他把包裹扔到里面。我这才明白,原来那是一包垃圾。少年在看清垃圾的瞬间,并没有蹬车立即离去,而是把它捡起,走十几米送到垃圾箱里。小雨还在下着,那个十几岁孩子搓搓手,然后骑车消失在雨幕里……作者简介:陆玉生,男,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烟台市诗词学会理事、烟台市楹联家协会理事、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微刊编委,蓬莱区楹联诗词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楹联、诗词、散文等作品散见于《诗刊》《光明日报》《齐鲁晚报》《央视网》《中华楹联报》《烟台日报》《烟台晚报》、《烟台诗词》《今日蓬莱》等各地报刊。时有获奖。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bbfz/38773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