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20144.html
对人民日报某些好标题说不,都市报标题比党报党刊标题更鲜活通俗!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陈安庆(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
现在媒体圈有一个新的“两个凡是”的迷信,凡是人民日报做出来的就代表大报风采,凡是人民日报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凡是人民日报的业务就盲目迷信,只看牌子,只看标签,不看内容质量,一股脑的点赞叫好。
人民日报年获奖好标题
人民日报好新闻评选小组评选出年1—2月好标题作品13件,其中一等奖2件、二等奖7件、三等奖4件。
其实也不见得,人民日报的内容有好的,也有一般般水平的,不要觉得是大报,就跪下来膜拜,很多事情要就是论事,不要动不动献上你的膝盖,你的膝盖也没那么软,轻易献上!
都是一个脑袋两个肩膀,谁比谁厉害,谁又缺胳膊少腿了吗?你就那么迷信大报大刊,那么迷信所谓的标签符号,不见得,很多人觉得凡是带了人民日报几个字的就是代表大报水平高度,质量就是好,那也不见得,人民日报编辑部记者还三六九等高低上下呢,都是一个水平线吗?也不见得,你瞅瞅你自己十个手指头是不是一样粗就知道,肯定不能一概而论,这是基本常识。
说起新闻标题,人民日报经常会释放一些好标题赏析,业内有人人见了人民日报几个字低头就跪拜,头磕得砰砰砰,其实你可以冷静一下,自己踅摸踅摸,人民日报的很多所谓好标题,其实也不见得就是天下第一,其实标题要一个句子说清一个事,都市报标题比党报党刊标题更鲜活通俗。
真正的好标题,强调“一个句子说清一个事"。
短、一行题、有字数限制一一这些是新媒体传播内容标题的基本要求。
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
第一,新闻初学者,特别是党报党刊新闻编辑喜欢搞口号式标题,主要表现在空话、套话多,宣传味过浓,用力过猛,味同嚼蜡。党报党刊标题中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歌功颂德习惯了,动不动搞表扬式新闻标题,媚官思维入了骨子里,他们起标题的着眼点不是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而是以宣传为目的,形容词或副词必备,褒扬之词成为中心,经常把事实的价值淹没,看了以后不说正经事情,白纸黑字全是拍马屁的肉麻话,令人腻歪。
第二,还有就是喜欢搞一些云山雾罩式的摸不着头脑的笼统式抽象标题,把文件或会议中某领导的指示或者重要讲话中的官话、空话、废话拎出来,自己以为很重要作为标题,结果是不知所云、死板。空洞、模糊,不具体、不见事,不见人,而且晦涩、拗口,老百姓看了后心里暗骂一句,啥玩意,咋不说人话。
第三,还有就是党报党刊编辑记者从某领导所谓重要指示中冷不丁抽出一句病句,要么句式杂糅,要不就是句式残缺式,要素交代不清,语义不全,读者猝不及防读了一个病句、残废句子,让读者不知所云,心里骂一声,啥球玩意。
第四,还有一种就是党报党刊编辑记者喜欢搞老八股的对仗句,没过新年天天贴门对子,搞楹联大赛,很多花拳绣腿、花里胡哨的句子,读了以后跟没读一样,很多标题里的话空洞无聊,无意义式装修门脸,没一点实在内容,标题只是装饰性的,没有内容,没有价值,浪费时间、浪费版面、浪费读者人生。
还有就是党报内的懒汉式新闻标题,主要表现在思维懒、句式懒,喜欢做万能标题,随便换“头”套用就行,千题一面,千篇一律,都年了还是几十年前的老生常谈。
凡是人民日报的标题都是好标题?都要学吗?都值得学吗?
人民日报的标题,确实有不少好标题值得业界学习鉴赏,但是每一篇都好吗?恐怕不见得。都市报和网络媒体也需要向人民日报标题看齐吗?答案是否定的。
1、过于虚化的标题会抽象、空洞
?比如很多虚标题,就是新闻业界大忌。标题要以具体写实为先,其次才是文学美感,人民日报的很多标题,需要减少概念化语言,多用形象具体的语言,实一点。过于虚化的标题就会过于抽象、空洞,使读者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
?新闻标题不是诗歌标题,新闻是纪实写实的。虚实之间要做好平衡。不仅如此还要做到鲜活为美,注重新闻标题的趣味性和审美性,要做活!
?诗词化标题貌似可以彰显编辑记者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综合体现,但是一定要让读者能够读懂,不至于云里雾里。
2、须警惕新闻报道的过度文学化倾向
要防止走入另一个走火入魔的误区,有意无意的添加了文学叙述语言,在文学化与软化的过程下,新闻报道的文学化倾向更加明显。如果读者连新闻报道与文学诗歌作品都难以分辨,媒介的公信力恐怕就会被极大的削弱。
做新闻的要明白,新闻的首要要求是“真实”,只有以真实为基础,其次才能追求表现形式的趣味性与可读性。
3、新闻不能与诗歌文学划等号
要警惕“硬新闻”的软化,新闻不能与诗歌文学划等号。
感情化倾向,观点先行,忽视新闻事实表意,也是大忌,通过新闻标题使用隐秘的方式,把个人情感添加到事件或者细节中,虽然引导了舆论,但也有夹带私货之嫌。
今天新闻与文学的“融合”是部分的“融合”,而不是全部,就新闻来说,那些居于消息层面的新闻,依然保持其原有的构成要素,而没有文学化。就文学来讲,诗歌还是原来意义上的诗歌,同样没有走向新闻化。
4、文风还是实一些好,准确、有用、实在、实用
新闻标题第一位要做到的是写实和准确、吸引人,事实是新闻的灵魂,标题的作用就是引出事实开篇。
?新闻标题——准确、有用、实在、实用才是硬道理。
1).准确权威——把主要的新闻事实用最精准最客观的语言表达出来
2)、突出重点——把最重要最有用的信息进行高度提炼整合
3)、多用实题——用最简洁最平实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题内容
5、写实第一,修辞美化第二
?真实性是新闻作品追求的根本准则,修辞和美化永远是第二位的。
?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和朴素美,是新闻作品追求的最高境界。
?新闻不是政府文件,当然行文可以多一些生动。
?新闻也不是文艺作品,它与文学应该保持必要的距离。
新闻的文学化绝不能背离底线,与文学混为一体。
党报老人办报,老思维办报的痕迹很重!
比较虚,就会有大而空泛之感
?党报标题比较虚,喜欢磅礴气势,较强的党派性、政治性宣传性,语言讲求气势恢宏,缺点就是虽然读起来很厉害,其实比较虚,有大而空泛之感。
有网友以《水浒传》故事给党报、都市报、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