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娘齐鲁晚报网

燕子编辑

燕子图片

燕子娘比爹小两岁,29年生人,出生在一个清苦贫困的家庭。一哥一妹,姊妹仨个,应该数娘的日子过的最好吧?因为有爹,爹当时南北抗战,应该算个响当当的人物。听娘讲,姥娘家虽清贫,但姥爷是个体面人,天天长褂大衫。姥爷会写毛笔字,账目清,是个粮食经纪。每逢农历三、八集市之日,姥爷会早早到粮食摊前,有买卖者,姥爷会从中说合,然后帮人算清账目,从中收取分成。娘这一生,最心有余悸的,记忆深刻的,能称得上刻骨铭心的,恐怕就是跑日本那些年了。娘讲,日本鬼子没驻扎前,传得可吓人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尤其是对花姑娘的传闻。但到最后还是逃脱不了日本鬼子进村的恐吓。鬼子进村,娘讲,老姥爷,大姥爷,二姥爷为了不让他们伤害更多的无辜,在村口候着,递烟送水,但是鬼子不吃这一套,烟不抽,水不喝,稍看不顺眼,就拿枪栓砸,拿着刺刀往脖子上乱比划。当时,娘和几个年轻妇女藏在了牛屋里的柴草垛里,大气不敢喘一下。鬼子拿着刺刀,东拼西刺,幸好没硬生生往柴草垛里刺下去,否则,命都没了,娘讲当时吓得魂都飞了,那才是捡了一条命。那时候,谁像现在这样擦油抹粉?年轻女人谁敢打扮?穿上破衣服,都争着掏锅底灰抹在脸上,总之越丑越安全。娘每每讲起这一幕,每每哽咽抽泣,仿佛昔日一切依然历历在目。日本鬼子惨无人道,罪大恶极。娘讲,日本鬼子在姥娘村镇占据城楼,驻寨扎营地后,老百姓经过要给他们敬礼,否则会被劈脸打。娘有一个小伙伴叫大迷,女孩,有点二愣子,她就不信这个邪。有一天,她昂着头过城楼就不给鬼子敬礼,结果还是被鬼子”啪啪“抽两个大嘴巴。娘讲,日本鬼子刚开始时可傻了,谁家死了人,人家哭,鬼子觉着好玩,也跟着哭。人家哭娘鬼子也哭娘。人家拿着柳棍跪着哭,鬼子也跟着下跪哭。鬼子进村,见啥拿啥,镰刀、爪钩。老母鸡更是撵得满天飞,最后逮去给吃掉。娘讲,姥爷镇上有个关爷庙,特别灵。游击队和鬼子开仗,当时游击队占据垛口,鬼子从外面看,一个垛口一个红脸大汉。老百姓讲,其实游击队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是关爷显灵了,关爷也参加打鬼子了。娘讲,那一仗打得特别过瘾,可把鬼子打怕了。地上的大炮皮一捧一捧的,躲在屋内,子弹落在房顶,瓦碎的声音震天响。娘讲,日本鬼子见了女孩就喊花姑娘,谁要被逮住,那可不得了,所以姥爷就带着娘和其他女孩子一起四处逃荒,逃往最多的地方就是河北,能躲一天是一天。娘讲,那时候,谁敢睡个安稳觉?只要狗一叫,一有动静,大家就吓得赶紧逃,一刻也不敢停,那可是人心惶惶的日子。娘至今讲起这些,心还在痛,可见被日本鬼子伤害之深,今生都不能消除。娘讲,那时候,八路军的马可真精。一有动静,它立马双腿跪下,让八路军“哒哒哒”射击一阵赶紧奔跑。当时八路军占据城寨,鬼子拼了命黑压压往上爬,我们的人狠命扫射,鬼子皮球一样往下滚落。那些活着的鬼子一看攻不下,死了这么多人,仗也不打了,扛起死了的鬼子就惨败而逃。娘讲,当时八路军特别聪明,行军都是倒穿鞋,这样往北走,鬼子会顺着脚印往南追,所以有这句:脚朝北,倒着追。正因为经历了日本鬼子的动荡年代,所以娘才会选择父亲,因为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八路军,是专门打日本鬼子的英雄,选择的父亲,也就选择了安全感。娘是小脚。说起缠脚的历史,那也是感触至深。娘是七岁缠的脚,方法: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趾连同脚掌折断握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那时候,女人不管丑俊,脚小就是好女孩。不缠脚的女孩没人要。娘讲,裹脚时,那可是真痛:骨头断了,肉烂了,刚开始裹时,疼得连路都不能走,但也得扶着墙根练习。那时候,谁家娶新媳妇,闹洞房时,先摸新娘子的脚,如果是大脚则遭人笑话。脚越小越美,穿着响铃靴子响铃鞋,一走三摇,婀娜多姿,那才叫女孩样。院里有位大妈,当年是娘老友,个头要足足高出娘一头,可娘每每讲她们俩好的,就是当年伙用一个鞋样子。解放时期,娘讲,当了村上妇女主任,主管放脚,剪头发,不让挽发髻,并且还编成了歌谣:“一劝妇女爱好又放脚,又能跑来又能跳,鬼子们杀不了;二劝妇女爱好又剪发,不用梳来又不用扎,还没有乱头发;三劝妇女爱好又上学,又能识字还能干活。”有的家庭妇女思想守旧,不愿把脚放开,还是认为小脚好看,大脚锅底板子似的。于是又编成劝人歌谣:“小脚一扭,啥也没有;大脚一拍,银钱成堆。”娘有着中国传统妇女的美德:勤劳、俭朴、吃苦耐劳。娘讲,那时候爹工资20多块钱,养我们姊妹六个,困难。跟爹驻巡房,挣不上吃的,购粮证上的粮食也买完了,还是不够,于是就带着我们六个回老家种地去了,爹一个人在外,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娘一个人又照顾我们又种地,顾不过来。娘讲有次,想到地里去,但是哥哥又小,睡着了,下地吧,怕哥被家里的猪拱了,不去吧,地里的活又没干完,于是几番思量,还是哥当紧。我们村里就有过此事件。父母下地,闺女在小床上睡觉,床边栓着只狗,狗着急,把闺女的大拇指咬掉了。当时这父母回来看到哭得死去活来的孩子,恼得当场把狗摔死了。但是闺女却落了个一辈子的残疾。娘讲,小时候,没有睡个一个囫囵觉,都是黑家半夜趁我们睡着了,点灯做活,缝补衣服,买吧,又没钱。纺花织布,娘样样在行。娘纺的花那叫一个纤细,织的布那叫一个均匀精致,至今我们家箱底还放着,那可是真正的纯手工,纯棉制品。小时候鞋上的花样,都是娘自己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很清晰记得,当时姐姐买了个蓝大衣,当时,那可是最最时尚、洋气的。这大衣,姐姐穿完,二哥穿,二哥穿完三哥穿,三哥穿完四哥穿。哥哥们的衣服,都是拾着穿。娘的吃苦,我那可是有亲身体验的。初中的某个暑假。温度大概有四十度,我可切身体验到什么叫烈日当头,什么叫做太阳如火球了。大豆地里的豆虫遍地,娘好不容易借俩喷雾器,如获珍宝般地喊我去南地打药。水是从地头的河里灌的。当时我被太阳晒得皮要烤糊一般,实在难耐难忍。劝娘别打了,去大堤上歇歇,可娘觉着借个喷雾器不容易,地里又这么多豆虫,要坚持打完。于是呢,我把喷雾器一扔,撂挑子不干,去大堤上凉快去了。当时把娘气得!可够呛!小脚的娘硬是自己把整块地药打完了,才如释负重。到现在娘提起这事还数落我。娘耳不聋,眼不花,且思路清晰,精神颇佳。虽没有文化,且妙语生花。我收集整理了一些娘的金句,如下,其中《拐棍经》娘最有感触:一:拐棍一,拐棍一,离了拐棍走不的;拐棍两拐棍两,拐棍倒比儿还强;拐棍三拐棍三,走到儿家不待见;拐棍四拐棍四,它是儿家来磨眼刺;拐棍五拐棍五,想起年轻受辛苦;拐棍六拐棍六,到老落个空楦头;拐棍七拐棍七,夫妻二人舍不得;拐棍八拐棍八,夫妻二人舍了吧;拐棍九拐棍九,夫妻二人分了手;拐棍十拐棍十,身为骨头肉为泥。二、老了不能说当年,穷了不能说方便;三、拾了麦子打烧饼,净赚;四、火烧云,下满盆,瓦碴云,晒死人;五、人老弯腰把头地,树老焦梢把叶吸;六、自己吃了填坑,人家吃了传名;七、三天不吃阳间饭,四天就上王上台,扒着莲蓬往下看,看见大儿哭来哀哀痛,二儿哭来痛痛哀,闺女哭来真心实意,女婿哭来虚情假意;八、能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九、单扇的门不算门,光棍汉子不算人;单手巴掌拍不响,一棵孤树不成林;十、饿了吃糠甜似蜜,不饿吃蜜也不甜;十一、瓜不熟不能强扭,驴不喝水不能强按头;十二、一样价钱一样货,花到价钱买好货;十三、真话假不了,假话真不了;十四、新袜新鞋,光棍半截。新鞋破袜不如光丫;十五、一劝妇女爱好又放脚,又能跑来又能跳,鬼子们杀不了;二劝妇女爱好又剪发,不用梳来不用扎,还没有乱头发;三劝妇女爱好又上学,又识字来又干活------忽然悟得:您知道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吗?是家有老是个宝,是搬着小马扎,坐在娘跟前,听娘讲那过去的往事------作者:燕子,一个低到尘埃里的小女子。壹点号心梦文学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qlwbls/3877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