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威海高区法院判定“高频交易”是传销,其中的所谓借贷不受法律保护
本报威海11月1日讯(记者 孙丽娟 通讯员 焦卫 翟姜娜) 近日,高区法院审理赵某诉李某要求返还30余万元的民间借贷案,其中20余万元的诉讼请求因涉及传销被驳回。这个传销就是“高频交易”,赵某受高息引诱冒险投资,同时为规避风险,补充签订担保协议,试图以虚假民间借贷关系掩盖非法目的,这样的民间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年6月,赵某经人介绍认识李某,通过李某投入元进行“高频交易”,很快得到返利3万元。赵某尝到甜头,继续投入部分返利。
赵某的儿女知道此事,表示反对。8月份,赵某要求李某退钱,李某极力说服,双方签了一份补充担保协议,约定“担保人李某,出资人赵某,今有赵某出资人民币贰拾万零叁仟元整投入高频交易。高频交易所产生的钱,先给赵某本钱,如果高频交易赔了,由李某支付给赵某所有的本金,本金拿回来后,所产生的利润,李某和赵某对半分成。”
后来,“高频交易”被明令禁止,赵某多次找李某要求归还欠款,加上李某打借条所借元共计元,但李某避而不见,年6月,赵某诉至高区法院。
高区法院审理认为,高频交易投资是一种传销,其表现形式是,不法分子以高频交易集团利用覆盖全球的套利系统为投资者提供无风险套利投资服务为名,宣称投入资金可获得2.6倍预期收益,引诱公众加入,发展下线便可以获得见点奖、组织奖、幸运奖等奖励,通过奖金、晋升制度,层层发展会员,并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下线人数作为返利依据,这个所谓“投资”不签合同。本案的所谓“担保协议”明确记载涉案款项用于高频交易。
根据“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应由行政管理机关进行认定和处罚”的立案规定。当事人之间因传销发生纠纷诉至法院的,法院不得作为民事案件受理。因此,高区法院驳回了赵某的起诉请求。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社
推荐阅读:?
网警:网贷陷阱你中招了么?
警方提醒
7分钟带你识破非法集资陷阱!
“消费返利”类等经济案件报案需要哪些材料
揭秘丨“阳光工程”:上层盘剥下层的分赃游戏
曝光
双11即将来临,假客服设连环套骗走15人59万...
潮汕男子冒用他人身份敲诈勒索淘宝卖家涉案金额高达多万
“阳光工程”传销老总去了哪?为什么他们不敢剖头露面?
三部门警示:关于消费返利、消费返本平台营销模式的风险提示
网贷催收调查:平台各种手段获取通讯录,电话轰炸亲友,黑彩赌博乘虚而入
多家山寨协会被曝光,参与各种资金盘的人进来看看你遇到没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