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论坛中国乡村杂志年第四季

《中国乡村》杂志征文启事

四季度征稿时间: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

四季度季赛评选初选时间:年1月9日

空心村的思考(乡村论坛)

文/葛焕军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农村投入,使得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在优化落实到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民的小康生活也在一天天变的美好。但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和人员流失的问题,也就是空心村的问题非常普遍。我走进一个个硕大的村庄,大街小巷竟然见不到一个人。偶尔能见到的那几位村民,也都是匆匆忙忙。如果天气好的话,偶尔也能见到几位坐在墙角下晒太阳的老人。村庄里多半数的人家都是大门紧闭,一把大锁牢牢地锁着。

如今农村,没有我们青少年时代那种热闹繁忙的场景,看不到大街小巷大人满街走动、小孩满街跑着打闹,听不到那个爆玉米花、卖糖葫芦的声音了。

农村出现了这样的现状,不能不让人心酸,归根结底这种问题出现在哪里呢?通过走访,发现主要是以下原因:

(一)过去许多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如今,孩子们都已长大,他们都在外地上班,许多父母去城市里给孩子们照看下一代,有的甚至跟着孩子在城市生活。不跟孩子的,也是趁着现在还能动,出去多挣个养老钱,这样好减轻儿女的负担。

(二)孩子们长大了,需要钱买房子、结婚,在城市里买一套房子需要上几十、上百万,父母家庭的那点收入,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起不到补贴作用。所以,父母都选择外出打工挣钱,给孩子买房子结婚。

(三)年轻的这一代,子女需要上学,仅靠在家种粮、种菜的微簿收入,是供养不起孩子们上学费用的。父母干脆大门一锁,去外边打工养家糊口,供养孩子上学。

(四)许多农村农民没有技术,在家从事传统农业,与外出打工挣的钱,根本就没法比,相差甚远。在外打工,每人每个月能收入五、六千块钱,夫妻俩人一个月就能收入一万左右,一年算下来也是一个不少的数字。而在农村,同样是起早贪黑、出累出汗、拼死拼活地干农活,一年的总收入也赚不到打工的十分之一,他们仅靠农村的那一亩三分地是不能够富裕起来的,所以村民干脆选择关上大门外出打工。

我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也是许多人普遍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城市人口增多了,农村却空了。如果再照这样的节奏延续下去,将来农村的房屋谁来住、那片肥沃的土地谁去种,农村的一些传统习俗文化让谁去传承?

国家应该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把那些朴实善良的农民留住,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引导规模化种植,让他们再扛起农具,为家乡那片热土发挥余热,再次掀起种田光荣的热潮。

国家应大力倡导和鼓励城市人、年轻人,去农村安家落户,发挥各自特长和作用,发展农村经济,开发农副产品,让他们成为一支农村的主力军,让他们带活村庄的文化、经济,真正让农村再活跃起来、热闹起来,最终让农民真正地富起来!快乐起来!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鼓励新型农业主体开拓农村市场,规模化、科学化从事农业生产和加工,吸引年轻人回到农村就业,安家落户。

审阅:黄守成

简评:如今农村没有大街小巷大人满街走动、小孩满街跑着打闹的场面,听不到那个爆玉米花、卖糖葫芦的声音,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值得我们大家深思。文章虽然写得不深刻,但作者提出的现实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去思考。

终审:刘俊鹰

作者简介:葛焕军,男。笔名:无敌勇士,山东莱阳市人,军人,现转业于潍坊市委办公室工作。在《齐鲁文学》《潍坊晚报》等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了处女作《飘过村庄上空的云》,中国民间故事创作成员,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香港特别行政区作家协会会员。

图书出版升级来袭!

国内书号、国际书号:汇集国内各级出版社国内正规书号出版,企业合作,价格优惠。新增新华书店,当当网,京东,天猫等各大图书发行渠道。

现在国际书号越来越受广大作者的追捧了,出书价格低,出书时间比国内书号快上几倍,是大众人群出版最佳选择!凡在本平台代办国内外书号图书出版,赠送在平台免费推广宣传。

咨询出版扫码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qlwbnr/3875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