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出身中医世家,耳濡目染,幼时就开始识药采药、经络腧穴、把脉针灸......18岁走进军营,30多年的部队大熔炉锤炼,成就为蜚声中外的名中医。医院院长,转医院的重担。胸怀苍生,仁心济世,几十年来不知为多少患者解除了病痛,被坊间赞为“妙手神医”。盛名之下,全国各地不少中医大夫都成为他的粉丝,多年来一直想拜师学艺,但他低调处世,不肯轻易收徒。
上善若水,大医精诚,今年他从医40多年来首次正式收徒。
他是烟台医院院长于忠和。
5月24日,烟台医院举行了隆重的中医拜师仪式,6名年轻的传承人正式拜名中医于忠和为师,立誓终生传承中医,弘扬国粹,奉献社会。
茽和堂,拜师仪式6名港城医生奉茶拜师
莱山区。茽和堂
拜师仪式现场洋溢着浓郁的传统氛围,人们在等待着那个庄严的时刻。11点38分,拜师仪式开始。烟台医院院长于忠和身着唐装,端坐于席上。在特邀见证人和全院职工的见证下,徒弟子们依次逐一跪地向师父敬茶,师父饮茶后,弟子三叩首喊师父,师父扶起弟子并赠送全套的针灸家什,弟子向师父深深鞠躬......
许多人看了这个感人肺腑的仪式后,都觉得很受触动。有个中年人带了孩子来,说是让孩子感受一下传统的魅力。
于忠和,从医40年首次收徒
“今天拜师的6名年轻中医大夫都非常优秀,他们潜心追求中医事业,有志于国医的传承和发展。”师父于忠和借用医圣孙思邈的话告诫弟子: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于忠和出身中医世家,耳濡目染,幼时就开始识药采药、经络腧穴、把脉针灸......18岁走进军营,30多年的部队大熔炉锤炼,成就为蜚声中外的名中医。医院院长,转医院的重担。胸怀苍生,仁心济世,几十年来他不知为多少患者解除了病痛,被坊间赞为“妙手神医”。盛名之下,全国各地不少中医大夫都成为他的粉丝,多年来一直想拜师学艺,但他低调处世,不肯轻易收徒。
不管是于忠和造就了茽和堂,还是茽和堂成就了于忠和,反正于忠和与茽和堂已经融为一体。没有于忠和,茽和堂不会这般精彩;没有茽和堂,于忠和也不会这样大展身手。如今,他怀揣着为患者治病疗伤的梦想,以感同身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倾情尽力地投身于中医事业,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技艺传授与人,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上善若水,大医精诚,这是他从医40多年来首次正式收徒。
茽和堂,点燃中医药文化薪火
卫计部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中医药学具有很鲜明的实践性和师承性特点,老中医药专家们日积月累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是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把老专家的学术经验继承下来,是继承发展中医药学的重要途径。今天茽和堂的这种传统的拜师仪式,只是以师带徒的一个开端,今后漫长的带徒过程中,师父手把手的言传身教,才能让徒弟得到真传,进而为烟台中医学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华医学,肇端岐黄
卫计部门希望名中医带徒能做成传承与发展的范例,打造返璞归真的中医模式,深化实施中医“人才接力”,拜名师,育高徒。名师毫无保留地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德艺双修”,这样才能造就更多的高层次中医人才,以扩大名老中医的经验造福群众,为全市中医药工作做出贡献。
“师承”也可获中医医师资格学
个人通过实践和卫计部门的效果考核,也可获医师资格并可开中医诊所。于忠和说,目前国家对中医非常重视,正在逐步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和发展需要的中医医师、诊所准入管理制度。
在国家“中医法”草案中,对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和经多年实践证明确有医术专长的人员,开辟通过实践技能以及效果考核即可获得中医医师资格的途径,由省级中医主管部门开展分类考核,通过考核取得中医医师资格的人员在考核、注册的职业范围内,可以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
烟台医院,坐落在美丽的东海之滨山东烟台,是齐鲁著名中医专家于忠和先生在烟台忠和中医药研究所的基础上创建的。
歧黄之道源远流长,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人类生命延续的曙光,是华夏文化文明璀璨的奇葩。医院是一所以中医药诊疗为特色,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为医院。医院在中风、偏瘫、心脑血管疾病、疮疡病、骨髓炎、糖尿病足、痛风病、肛肠病、头痛失眠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方法独特,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医院建筑面积多平方米,实际开放病床达到60多张。
传承、创新、厚德、济民。医院以更优质的服务,更高超的医术回馈社会,回报患者,揭开了烟台顶尖中医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瑰丽篇章。
中医治病养生请认准茽和堂。烟台医院是一所以治疗骨髓炎、脉管炎(老烂腿)、静脉曲张、脑血栓后遗症、痛风、肛肠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