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召开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

12月21日上午,菏泽市召开“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善甲介绍了我市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的相关情况,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利军和有关科室负责人出席发布会。

图|新闻发布会

张善甲表示,时隔11天,再次向大家专题通报重污染天气应急情况,主要基于以下三点:一是根据省预测20日-22日是一次重污染过程,二是本次重污染天气应急时间较长,需要涉及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限停产企业的理解和支持;三是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最后10天是收口之作,如果对重污染天气应对不力,势必会使本轮次重污染天气加重,不能实现削峰的目标,也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获得感。

为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市根据上级部门的文件要求,积极研究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建立了包括家工业源、家施工扬尘源、8类移动源在内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并将应急减排的措施和目标落实到具体企业生产线、工艺环节,做到了“一企一策、一工地一策”。今年秋冬季以来,根据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3次,共19天。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全市住建、城管、环保、公安等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共检查企业家次,巡查施工工地个次,对63家企业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下达停工通知份,检查机动车数辆次。

针对本次重污染天气污染过程面广、时间长特点,以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的名义印发了《菏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督导方案》,按照统一监管不能缺位、行业责任不能替代的原则,成立了6个督导组,采取“统一监管督导”和“行业监管督导”相结合的办法同步进行督导检查。集中开展了市、县、乡三级重污染天气响应夜查行动,对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不间断、拉网式分组督导检查。

为应对本轮重污染天气过程,我市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公众防护措施。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停止举办大型群众性户外活动;在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弹性教学等措施,中小学、幼儿园应停止室外活动。二是倡议性减排措施。倡导公众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单位和公众尽量减少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涂料、油漆、溶剂等原材料及产品的使用;加大公共交通运力,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率。三是强制性减排措施。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按照《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菏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责任分工,落实好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等应急减排监管措施,做到六个到位(工业企业限停产到位、重型车辆管控到位、信息化手段利用管控到位、督导检查到位、宣传引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预测本轮重污染持续的时间是20-22日,但解除响应的时间要根据区域联防联控的要求和空气质量情况会商确定。

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新振主持,闪电新闻、菏泽日报、牡丹晚报、齐鲁晚报、电视台·新闻联播、市广播电台、中国山东网、鲁网、大众网、电视台·百姓天天看等10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图|发布会现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bbfz/38727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