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近年来各报纸专业化程度提高了,与读者的互动似乎少了许多,“读者来信”版几乎从报纸上消失了,业余作者的写作阵地日见减少,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浏览新闻,无意中看到了《齐鲁晚报》电子版,版面之多,内容之丰富,版式之清素深深地吸引了我,特别是其中《今日烟台》的评论版,不得不让人静下心来,仔细品味一番评论文章很合我的胃口,只言片语中可谓雅俗共赏,参与度很高这个版让我找到了多年前的感觉,于是对版中所刊登文章逐字逐句地品读就成了必然,从此每天阅读评论版就成了“必修课”
【pdf版】
自从这些年挤入“时评人”的行列,就免不了关注新闻并搜寻报纸的评论版块,一来为了学习,二来也多了参齐鲁晚报广告部与写作的阵地
2014年01月21日
我是《齐鲁晚报》的异乡“读客”
常说日久生情,与《今日烟台》“零距离”接触时间长了,也对其产生了感情,每天一上网第一个必看的就是《今日烟台》,它不仅成了我的知己,更是一位难得的良师,不仅如此,我也成了《齐鲁晚报》地地道道的异乡“读客”
从资料上知道烟台是座美丽的海边城市,风光秀美,人杰地灵,既然不能身临其境,从报纸上远望也是不错的选择“抢鲜看”让人常看常新,“城事”让人领略烟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美尚”、“汽车”、“地产”也都各有千秋,简洁的插图,精炼的文字,精心制作的新闻标题,无不让人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对评论版读得多了也就萌发了参与的念头,也就有拙文登上版面,虽然现齐鲁晚报数字在的评论版更多的让位于本地作者,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我对其的阅读和关注此外,我对《今日烟台》其他版的关注度也有了提高,这也让我有了不少发现我身居内陆,没去过海边,是地地道道的“旱鸭子”,对海边城市的了解以及能近距离看大海是多年来的心愿,可由于工作原因,这一心愿始终无法实现
来源:齐鲁晚报
更多
sourceph">
qq空间
我从事评论写作最初就是由参与报纸的“读者来信”开始的,所以对“读者来信”的确是情有独钟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冯燮(西安市)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