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齐鲁晚报10000期啦历史记忆

致读者

齐鲁晚报一万期,一路有你

一万个日日夜夜,

感谢你不离不弃。

今天再出发,

不忘初心砥砺求变,

都只为你。

公元年10月23日,

农历乙未年九月十一日。

齐鲁晚报迎来了第期。

年1月1日,齐鲁晚报有了第一号。

那天也是一个周五。

此后的27年来,从年到年,

齐鲁晚报大约出版了50万个版。

报纸摞在一起高度约有20万公里,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五圈,平铺开相当于7个济南市的面积。

从1到,

齐鲁晚报积跬步而至千里,

陪伴每一位读者走过了一万个日日夜夜。

出版万期的晚报,就像一颗参天大树,

经受过雨雪风霜,也品味了春华秋实。

它根植齐鲁沃土,

在一万个日日夜夜里备受呵护,

才有了枝繁叶茂摇曳生姿的今天。

这些人和事儿,不能忘

27年,光影流转,晚报记者的镜头定格震撼的瞬间,记录身边的故事。

你若去寻那无声的岁月,不用忙,必在他们的镜头里。

徐洪刚:被捅14刀、肠子流出体外依旧跳车追歹徒

年1月份,他年8月17日的这个壮举才刚刚见诸报端,初接受采访的他很紧张,在采访打破窘局之后,年轻的徐洪刚露出了活泼俏皮的一面,居然从沙发上出溜到地面上坐了下来,并很自然地说,这东西我坐不惯,还不如直接坐地上舒服。

(文/齐鲁晚报记者原慧谦)

难忘济南和平路上的那道疤

如今的和平路宽敞、熙攘,早已不见了当年的影子。但20年前的这起事故造成13人遇难,犹如这座城的一道疤,时刻警醒着人们……

(文/齐鲁晚报记者戴伟)

(图/齐鲁晚报记者王鸿光)

“法lun功”围堵齐鲁晚报?堵不住正义!

6月3日上午,在济南经十路齐鲁晚报社门口,几百名练习者聚集于此,要求齐鲁晚报“道歉”。一年后,它被定性为邪教组织遭到取缔。这组照片,成为揭批“法lun功”有力的影像证据。

(文/齐鲁晚报记者邢强)

(图/齐鲁晚报记者徐延春)

百余生命瞬间凋零:曾记否,“大舜号”

年11月24日,山东烟大轮船轮渡有限公司的“大舜号”滚装船,由烟台驶往大连,途中遭遇风浪翻沉。当时船上共有旅客船员人,最后生还者仅22人。

(图/齐鲁晚报记者周青先)

百万移民别故土,山东是新家

15年前,百万三峡移民离别故土,四散安家。山东成为接收三峡移民的唯一一个北方省份。

年8月23日,来自重庆忠县的户名移民迁至广饶县。15年间,他们在这里娶妻生子、落地生根,成为新山东人。

(文/齐鲁晚报记者聂潇潇段学虎)

15年空气治理,黄沙变雾霾

年4月9日,狂风裹挟着黄沙浩荡而至,一瞬之间,泉城白昼入夜,黄沙漫天。“沙尘暴”由此成为一个高频词汇,持续数年给我们上起了环保课。

如今,15年过去了,在国家不懈的治理下,沙尘暴对大部分山东人来说,已然成了记忆。

(文/齐鲁晚报记者廖雯颖)

(图/齐鲁晚报记者刘军)

他,花了万买了家负债万的国企

年12月15日,多名职工用掌声迎来了济南市油墨厂的改制。年成立,抛却过去的集体所有制,由在册职工、个体老板常起辉出资多万元全权买断。

济南油墨厂的改制,揭开了济南国企改革的大幕。

(文/齐鲁晚报记者刘雅菲)

能选就能撤!今天议题罢村官

年4月28日,济南姚家镇草山岭村在村小学举行了一次村民大会,依法罢免村主任王传河。

这表明了普通农民懂得通过合法手段罢免不合民意的村官,在农村地区,建立在理性基础上,受合法程序控制的民主生态已经初现端倪。

一生抓贼近人的“泉城神捕”走了

年10月14日,60岁的“泉城神捕”马绪元因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

每逢周日的菜市场,人群拥挤,马绪元就带着几个徒弟,藏在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敌情”,再高大的贼也只能束手就擒。

(图/文齐鲁晚报记者王鸿光)

残孤儿童有了家

年,纸坊村被济南市社会福利院定为孤残儿童康复寄养基地,据纸坊村原村支部书记李光江介绍,村里户村民,光寄养家庭就有46户。在年时,这些孩子就全部回到了新建的儿童福利院里。

(文/齐鲁晚报记者王皇)

(图/齐鲁晚报记者陈文进)

7.18:人性的光辉照亮灰色的记忆

年7月18日,济南遭特大暴雨。下午5时许,黑云压城,电闪雷鸣,白昼如夜,暴雨倾盆而下。在这场大暴雨中,30多人不幸遇难。

(图/文齐鲁晚报记者徐延春)

不敢相信:火车撞车了!

4.28凌晨,一大波电话接连打进报社,都说火车撞车了!现场,列车车厢七倒八歪趟在路基下,抬出来的已经死去的人,身上盖着从车厢里揪出来的被子,白花花躺了一大片。

7年时间,这起事故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早已烟消云散。但记者不能健忘,忘就往往意味着那时没有好好地记,也往往意味着失职与遗憾。

(文/齐鲁晚报记者张跃伟)

(图/齐鲁晚报记者张中)

难舍!我的山东妈妈!

时间回到年那个不堪回首的午后。山崩地裂,万物刍狗。8万多人或遇难或失踪,多孩童沦为孤儿。

当年5月18日,专为震区孤儿建设的安康家园在日照诞生;7月,来自震区的名孤儿来此生活。

年6月18日,在日照火车站,多名汶川地震孤儿与多位“安康妈妈”依依惜别。

(图/齐鲁晚报记者刘军)

听老柳的一封信:《我的感受与心愿》

年11月1日,当时48岁的低保户老柳听到自己申请到廉租房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场泪流满面。尽管廉租房只有50多平米,尽管没有一件新家具,但是对于在济南苦苦打拼了20多年的老柳来说,这真是莫大的幸福了。

(图/文齐鲁晚报记者王媛)

孩子,妈妈不要你了!不是不爱你!

孤岛,带来沉重的问号;反思,留在每个人心中。

年6月1日开始,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对社会开设婴儿安全岛。在此以后的10天间,所接收的弃婴数量已过百人。

(图/文齐鲁晚报记者戴伟)

……

这些年,感恩读者

所有的成就都与晚报同仁坚韧不拔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紧密相关,

但是如果没有读者的鞭策和激励,万期也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

纵有千言万语也道不尽对读者的感恩。

在一万期到来时,

读者纷纷来信写下了这些年与晚报的点点滴滴。

有读者坚持剪报八年,整理各种剪报作品三百多本。

一张晚报创刊那年的报纸剪下来的晚报报头,日期是年8月24日。

网友说:

爱丽丝萌:齐鲁晚报今天发行第一万期!而我也从那个小乡村的破院子里的婴儿一步步走到现在。世事沧桑,一万天,我们可以做太多太多的事情,可以有太多太多的发展和转变。再过一万天,我会在哪里,做什么呢?

:把第一期重新印刷送给订户纪念,很有意义

WE-Shangri-La:这份比我年纪还大的报纸今天期啦!

_魏小美la-:……我只想说两个字:牛逼!

拾月茅津:千年版还收藏着呢,十五年过去了,转瞬间……明天收藏一万,期待两万……

Wenli:记得上高中时就开始看齐鲁晚报,那时候4分钱一份,每天放学后我都会买一份

米狸:一代人共同的记忆,以后还有下个下下个一万期

嘟嘟:有你在手,犹如手握百宝囊,足不出户也只天下事,我的生活和灵魂不再孤寂。时过境迁,尽管电子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我还是喜欢翻阅那带着墨香的纸张,一页一页,那记载的不仅是历史更是读者的回忆。祝齐鲁晚报越办越好。

接下来,继续努力

接下来的日子,这张承载了16万平方公里大地,万居民的都市报纸更当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从一纸风行齐鲁到如今的全媒覆盖山东,齐鲁晚报茁壮成长,如今已不仅仅是一份报纸,而是成为一家拥有数张子报,新媒体齐头并进的传媒集团。

过去的光辉岁月固然令人赞叹,

但是豪迈的“晚报君”更愿意向前,向前。

翻过一万期,又是一个新起点。

亲爱的读者,只要同行有你,我们还会再创奇迹。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ixinyaju.com/qlwbjj/3870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