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4日《齐鲁晚报》第B07版:华不注
王贯一与“济南号”
□陈忠
王贯一何许人也?中国航空奠基人之一,也是山东第一飞行员。
王贯一,年出生于山东德州平原县南宫庄一个大户人家,字昔吾。他自幼秉承祖训,熟读诗书,天资聪颖,悟性敏捷。年6月,王贯一在济南山东陆军中校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四大军事名校之一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步科五期四连学习。年9月毕业后,在民国边防第三师任连长。年3月,他被选拔升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学习。因成绩优异,被选调保定航空学校任教官,后任直鲁豫巡阅使总司令部航空大队长。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组织北伐军航空总部,王贯一改任国民第三军航空队长讨逆军直隶航空司令部队长。年5月1日,中国航空公司在南京宣告成立,在航空部队中选拔优秀的军事飞行员,王贯一就和他在南苑三期毕业的同学梁璧堂加入了中国航空公司任飞行师,成为中国第一代民用航空公司飞行员。年11月19日,早,南京民航机场。王贯一和他的副机师梁壁堂站在一架司汀逊式的三百五十匹马力的邮政小飞机“济南号”前,抬头看了一眼晴朗的天空,两个人会心地一笑。他们对完成这次南京到北京的航运飞行任务是充满信心的。
当年中国航空公司登机牌行李票
他们等待的乘客中有一位叫徐志摩的诗人。10时10分,飞机降落在徐州机场。机上的乘客都下了,只有徐志摩还要随机赶往北平。在飞机加油间隙,徐志摩来到候机休息室里,拿出纸笔,给陆小曼写了一封信:“小曼,我现在徐州机场,飞机在加油、装物。我头痛得厉害,不想再飞了。我渴望回家,回到你的身边,喝一杯热茶,枕着你的臂安安稳稳地睡一大觉……”10时20分,“济南号”在徐州机场起飞。机上,只有驾驶员王贯一、副机师梁璧堂和诗人徐志摩三人。
飞机继续向北飞行,进入山东境内。12点35分左右,“济南号”飞机飞到了济南长清,天空突然起了大雾,好像一个巨大的纱罩,把机身团团裹住,粘住。霎时间,难辨东西南北。王贯一感觉眼前一片模糊,难以辨认航线,按照以往飞行的经验,他知道附近有一条铁路线。如果,能看见铁道,就能继续飞行。于是,他想将操纵杆往下一压,降低飞行高度,寻找到那条大雾中的津浦铁路。
当王贯一感觉眼前有一团黑乎乎的庞然大物即将迎面扑过来时,赶忙将手中的操纵杆往上一抬,飞机猛地升起来。就在他准备继续将操纵杆往上抬时,他感到那庞然大物在半空张开了魔爪,狰狞的面孔扭曲着,黑色的翅膀压下来,朝着机上三个年轻的生命喷出了浓烈的火舌……
与济南号飞机同一型号的司汀逊式邮政飞机
霎时间,“济南号”像一颗带火的彗星,冲着北大山山顶撞上去,“砰”的一声炸响,然后,机身打着滚,坠落向半山腰。机身爆炸、分裂,带着火星的碎片放射性地弹向半空。年11月21日,午后,1时。中国航空公司驻济办事处主任朱风藻、济南站机械师白先权和津浦路车务所长孙景容一起,陪同“济南号”飞机机师王贯一的父亲王朝臣(当时居住在济南城外后坡街的一座二层)、五叔王振卿、妻子王曹氏、儿子王金海、女儿王金娥及工友二十余人,备好两具棺材和两套寿衣,由济南站乘坐火车,抵达党家庄火车站。下车后,王贯一的家属看到他的尸体痛不欲生,号啕大哭。家人将王贯一的尸体收殓棺木后,晚九点,随“济南号”飞机残碎机架,一同运回济南。87年过去了,三个年轻的生命陨落在了济南,留给人间的是一段令人怆然泪下的故事。
王贯一的女儿王金娥(左)与丈夫
前几天,王贯一的外甥宋大鸣给我打来电话,聊起了王贯一的一些事情,我就想,如果在北大山徐志摩纪念碑旁,再立王贯一、梁璧堂的纪念石碑,是否对徐志摩的诗魂是一种慰藉呢?
斯时,天空,有几朵轻盈的云彩,静静地,漂泊着。
——————————
陈忠,字明谦。笔名:姬枬,男,年出生于济南,祖籍河北,山东师范大学专科毕业,年就读山东大学作家研究班。九三社员。曾在《金融导报》、《中国妇女报》做过记者、编辑,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散文学会副会长、济南作协主席团成员、济南市作协副秘书长。出版个人诗文集《在夜的旷野上》、《让面孔呈现面孔》(与人合集)、《空中之巢》(与人合集)《二重奏:羽毛一样轻舞》(两人集)《漂泊的钢琴》(获济南市政府首届“泉城文艺奖”文学创作奖)《青苔上的月光》(获济南市政府第四届“泉城文艺奖”文学创作奖)《徐志摩与济南》《四重奏:济南的回响》(四人合集)《济南往事》(与魏新合著),《走读济南》(即将有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并在《人民文学》《文艺报》《星星》诗刊《诗选刊》等几十家国内外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