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齐鲁晚报记者来到东昌府区沙镇镇实地探访:
雇工人拔一斤蒜薹1元钱,而卖一斤蒜薹仅8毛钱。蒜薹大丰收,聊城蒜农却犯大愁,辛辛苦苦种了好几个月,还要赔钱。一些蒜农忍痛直接把蒜薹丢进了沟里。
边拔蒜薹边算赔了多少钱
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镇的田地里,村民李女士和儿子、媳妇正在拔蒜薹。听说记者来意后,李女士倒苦不跌:去年种了八亩多,今年接近12亩的地全部种上了蒜,蒜薹长成了,雇工人拔蒜薹,拔一斤1块钱,去卖蒜薹,一斤才8毛钱。“说好了八毛,送到了又说只能给七毛”,这两天雇人拔蒜薹,一天赔多块钱。
村民修先生去年种了2亩蒜,今年种了6亩多,看着堆成小山一样的蒜薹,他和妻子气得为当初的决策争吵起来。修先生说,就算1块钱拔一斤的工钱,在当地也找不到工人,很多都是跑到冠县、茌平,甚至德州夏津拉工人来给拔。修先生说,年轻人大都出去了,留下妇女和中老年人在家,算算今年的蒜种、肥料、浇水,一亩地的成本就有两三千,拔蒜薹还要倒贴钱。修先生告诉记者,更让人生气的是,因为拔蒜薹的工人难找,不少工人为了赶速度,把蒜薹都拔断了,往年工人还负责给打捆,今年直接拔了堆在地头就不管了。不少蒜农说,这几天蒜薹打捆都打到凌晨一两点。
“农民挣的就是一个功夫钱”,修先生说,去年的蒜种价格就接近5元钱/斤,又看着周围的人都扩大了种植面积,也预料到今年蒜价高不了,但是在家种地,只要算着比麦子、玉米这些粮食作物多赚点钱,还是会种。而在沙镇镇马厂村、五郭楼村,一些蒜农直接忍痛将拔下来的蒜薹丢进了沟里。“一天出产并卖了多斤蒜薹,中午管工人一顿饭,算了一下,赔了多元钱。”
为什么一定要把蒜薹拔出来?蒜农们告诉记者,如果等到蒜薹打弯后还不提出来,就会造成大蒜的减产。既然已经将蒜薹提出来了,为什么还要扔掉?卖几毛钱一斤不也可以减少一点损失?蒜农们说,最初提蒜薹的时候很急,根本来不及整理好,晚上还要花很长的时间整理,凌晨三四点钟去收购站排队,也不知道能卖多少钱,很多菜农说,人难雇,还不如用这些时间自己去地里拔蒜薹。
“价格上涨——扩大种植——供应量增加——价格下跌——减少种植——供应量减少——价格上涨”,经济作物几乎每隔几年,就有一轮循环周期,蒜薹、大葱、萝卜……北京聊城企业商会秘书长王洪在朋友圈看到家乡蒜薹滞销后,加入“北京聊城蒜薹促销志愿者群”,不仅认购了蒜薹,还同协会成员一起帮蒜农们联系客户和物流。王洪说,今年蒜薹价格暴跌,与天气适合、种植面积增加,蒜薹产量大幅增加有关,而信息不对称依然是制约农产品生产销售的一大桎梏。“大力发展蔬菜大棚,可是种什么,怎么销才更关键。”王洪说。
聊城临清康庄镇,种植大蒜已有近百年历史,是鲁西北大蒜种植第一镇,规模种植面积达1.5万亩,主要集中在12个村,从事大蒜经营的农民近万人,年产大蒜4万多吨,蒜薹万斤,建有肖庄大蒜专业交易市场。这个鲁西北大蒜种植第一镇是如何抱团应对的,详情请看5月4日的《齐鲁晚报》。
当务之急,请大家扩散,帮蒜农们想想办法,哪怕这几天多吃几顿蒜薹
蒜薹的营养成分很高,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尼克酸、钙、磷、钾、钠、镁、铁、锌、硒、铜、锰等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以及大蒜素、大蒜新素等成分。蒜薹性温,具有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脏腑,以及具有活血、防癌、杀菌的功效,对腹痛、腹泻有一定疗效。
蒜薹炒肉
排骨蒜薹包子
腊味儿蒜薹
蒜薹回锅肉
蒜薹炒鸡蛋
腌蒜薹
明天一早,蒜薹炒饭要不要?买蒜薹去吧,告诉朋友们!
来源:齐鲁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