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文化悦民丨泰安粥店街道搭建文化舞

记者薛瑞

为进一步扩大泰安文化活动覆盖面,提升文化生活满意度,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高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共同推出“文化惠民文化悦民”公共文化服务成果系列云展播,整合全市各类文化阵地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泰安市岱岳区粥店街道以“提升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满意度”为目标,紧密结合“七星”和美社区创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强化文体阵地建设,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效运行的新模式,逐渐走出一条“街道主导、村级主演、民间参与”三级联动的新路子,形成了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协调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今年以来,粥店街道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公益电影放映、读书阅读、太极拳推广展示、广场舞大赛等各类文化活动场。在泰安市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管理系统中的活动积分位于全市90个镇街第二名。沉浸式、体验式演出,让群众当主角,奏响了文化体育发展“协奏曲”,绘出了文化体育靓丽风景线。

文化大餐进社区,居民生活添新彩。粥店街道以送戏下乡巡演活动为载体,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结合区级配送,进行镇街自演,搭建起基层文化繁荣发展的大舞台。惠民演出节目丰富多彩,精彩纷呈,传统戏曲、杂技、曲艺、舞蹈、歌曲、器乐等,不仅将山东梆子、“汶河大鼓”等传统戏曲非遗项目、优质文化资源纳入节目内容,还将惠农惠民政策、美丽新城建设等内容融入到演出节目中,让群众在看戏中领会新政策,实现寓教于乐,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一场场“文化盛宴”。今年以来,粥店街道已开展文化惠民演出92场,覆盖率达到%,观众达2.5万余人。

文艺演出接地气,村村高唱幸福曲。把舞台让给群众,把话筒交给群众,让群众变为舞台演员。粥店街道采取月调度、季通报、年终奖罚的形式,把好脉搏,策划出最接地气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即每村、社区自行组织每年各完成4场戏曲演出任务。各村、社区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采取自我组织、相互联合、外聘艺术团等方式进行演出。今年以来,基层组织已举办文艺演出场。村村演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像一块文化磁石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既活跃了节日气氛,又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民间组织主力军,引领文化新风尚。粥店街道高度重视民间艺术组织网络建设,先后组建成立了广场舞协会、太极拳协会、舞蹈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文体志愿服务协会和5个庄户剧团,将所有民间组织负责人、骨干吸纳到粥店街道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协会,实施政府指导,协会组织,群众参与,广泛开展广场舞、太极拳、舞蹈、腰鼓、健身娱乐等培训展演志愿服务活动,唱响了文化体育活动最强音。目前,民间组织发展到余人,成为文化体育发展的主力军,唱响了文化体育主旋律。

文体设施再提升,阵地建设促繁荣。粥店街道以创建“七星”和美社区为总抓手,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大力推进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不断提升文化体育阵地管理和服务水平。今年,投资25万元对街道综合文化站重新进行了设计打造升级,在老王府社区高标准建起了报纸展览馆、书法绘画展览馆、历史文化展览馆、书法绘画、红色艺术文化培训传承为一体的综合文明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各村、社区都不同程度的打造提升了文化体育设施,文化和美广场、信用广场等,室内文化设施建设高标准实现了全覆盖。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qlwbjj/3876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