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元森每逢大事看晚报,关键看晚报怎么说

齐鲁晚报资深媒体人访谈系列之四——

沙元森:每逢大事看晚报,关键看晚报怎么“说”

沙元森:典型70后,毕业于山东大学,齐鲁晚报首席评论员

Q:请描述一下目前的工作节奏、状态?

A:目前的状态比较焦虑、疲惫。以前的工作比较单一,以天为周期考虑报纸评论的选题和写作,每天最多焦虑一次,下班时会有球赛结束的舒畅感。

现在面临融媒体发展,不仅要办评论版面,还要办评论频道。评论工作没有以前的固有节奏了,不仅不能定点熄火,还得随时启动。对年龄已经不小的我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Q:请问沙老师,您最初是体育记者,后来是怎样走上评论之路的?

A:一切皆有因果。

我做体育记者是因为年轻时喜欢体育运动,尤其喜欢足球。刚做足球记者就赶上了“八千足记”的时代,足球新闻报道竞争非常激烈,很多足球记者为了挖掘“独家新闻”付出的艰辛,是那些跑口记者无法想象的。事实证明,把爱好当职业是不明智的选择,以我的性格并不适合做足球记者。但是,我有喜欢“指点江山”的不良嗜好,上大学时就参与了一些领域的评论写作,所以就不知不觉地滑到了足球评论员的圈子里。

对我来说,做足球评论如鱼得水,从生活日报到齐鲁晚报,除了编辑版面,就是写以足球为主的体育评论,我的个人专栏“沙眼看球”最终也获得了山东新闻奖的“名专栏”奖项。有了这个铺垫,从体育评论跨越到时事评论,也是自然而然的。

年前后,报社领导可能是看出我有些职业懈怠,就提出让我转行做“时评”。那时候“时评”方兴未艾,各主流都市类媒体都对时事评论寄予了很高的期待。我学的是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做时事评论也算是专业对口。

Q:足球评论与时政评论的异同?

A:足球评论没有格式和套路,也几乎没有禁区,完全是个人化写作。我认为这场球踢得好,我认为某个球员表现好,就可以固执己见,我手写我心。时政评论是一种职业写作,无论是写社论,还是写“评论员观察”,都必须先牢记自己是主流媒体的评论员。

做足球评论,基本不用考虑议题设置的问题,“沙眼看球”的大多数评论都是围绕世界杯、中超联赛等赛场热点展开的。看完球基本不需要请示领导就可以独立开展工作了,因为球评基本不涉及旗帜和导向和问题,关键是我能否与球迷形成情感共鸣,就是写到球迷的心坎上。所以,“沙眼看球”在足球专业人员看来或许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每一篇见报稿件都经过精雕细琢,做成美文。

我想尽可能在体育评论中表达人文关怀,不仅要带着感情去写,甚至还要去“煽情”。

做时政评论,需要把更大的精力用在议题设置上。每天起床之后就开始刷各类新闻APP、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qlwbjj/38768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