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老建筑来了想把39泉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赵夏晔

眼下,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济南古城保护和发展中心、济南市老建筑文化旅游促进会、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我身边的老建筑——市级历史建筑线索征集”活动正火热进行中。对提供有价值线索的市民,济南市老建筑文化旅游促进会提供老建筑周边文创产品或历史遗存保护书籍《活化》1本。

活动自11月14日启动以来,得到了济南市民的大力支持和踊跃参与。众多投稿线索中,有的市民因身边的老建筑得不到妥善保护而忍不住担忧;有的市民引经据典详细介绍了身边老建筑的历史价值;有的市民则作为原住民将自己与身边老房子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

投稿人聂女士便是其中之一。11月25日,根据聂女士提供的“泉水四合院”这一征集线索,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西更道街20号。线索上称,该四合院是解放初期聂女士爷爷购置的房产,但房屋建造历史无从考究。

推门进院,院内有5间房,其中院北面有2个房间,院东、西、南三面各一间。四合院整体的结构属于北方地区典型的毛坯砖石混合结构,时隔数年,仍保留原构件和原有结构形态。院内地面是砖石铺砌,五间房的房屋外墙由砖和原有毛坯砌筑,墙厚约半米。

“房子现状跟以前还有所差别。”聂女士说,儿时记忆里,这个院子是有两道门,从如今大门走进来,正对大门为影壁墙,影壁墙右侧为二道门,二道门正对着三间北屋,北屋中间一进屋是客厅,客厅两侧各有一间卧室,通过隔栅隔开。

“外墙都没有动过,但把北面的三间房改成两间。”聂女士说,之所以与儿时记忆不同,是因为房子在使用过程中,因修缮等原因而造成了些许改变。

之所以被称为“泉水四合院”自然离不开泉水。在四合院东屋门口,有一口古井,井内泉水叮咚,名为“源泉”。井口为铜钱状料石所制,井壁为拱形砖堆砌而成,苔藓密布,尽显岁月斑驳。

“这口井里的水从来没有干涸过。”家族在此生活4代人,离不开源泉泉水的滋养,“我从小喝着泉水长大,它的味道一直没变,只可惜时间却一转眼就过去了”。

“我希望把这个院子重新修缮成儿时记忆的样子,那才是老济南特色的四合院。”如今年逾五十,聂女士想要重现老房旧貌的念头愈发强烈,“特别想把老建筑真正的保护起来,然后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老建筑和泉水的故事”。

目前,“我身边的老建筑——市级历史建筑线索征集”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倘若您发现了这些老建筑快来参与吧!对提供有价值线索的市民,济南市老建筑文化旅游促进会提供老建筑周边文创产品或历史遗存保护书籍《活化》1本。

参与方式如下:

(一)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qlwbjj/3877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