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上街买东西经常排队挨号,也是一道道生活题,是对人们道德水准的检验。
一天早晨,我和老伴出门办事,先是在老地方买烧饼,等了很长时间,刚轮到我们,匆匆过来一位青年,不好意思地对卖烧饼的大嫂说:“我有急事,能先卖给我两个不?”
烧饼嫂看了看我们,笑笑说:“大娘大爷他们等的会儿不小了。”
“先给他拿吧,俺多等会儿没事,到哪里也是玩儿。”老伴连忙说。
那青年刚走,又过来一位中年人,也急着要,还挺多,九个,并且声言:如果不能马上拿走,就不要了,实在没时间等。卖烧饼的大嫂为难了,因为她既不想推这份买卖,又不好叫我们再让。老伴看出了她的意思,爽快地说:“我再等等吧!你先给他就行。”那中年人激动地连声说“谢谢”,烧饼嫂也很感动:“大娘真好!你也算帮了俺的忙了。”事后提到这事,老伴对我说:“听说他们从早晨四点多就开始忙,一站十几个钟头。做买卖也不容易。”
让来让去,两个烧饼买了近一个小时。
后来我们去理发时,又让了两个年轻人。一个是办事路过,一个是开着门市抽空来的,都很感动。他们一边理发一边说些让我们高兴的话,“显得年轻、有福”,“一看就是有文化的人”等等,听得我们怪不好意思,但心里暖暖的。
事有凑巧,我们俩这天去超市买菜时,过秤排队,付款排队,人更多。我们还是尽量让,等出门回家时,我一看手机,对老伴说:“快十二点了。”
老伴甜蜜地笑:“到哪里都排队,让让别人也不错,都喜欢。咱早会晚会又没事,也算帮帮人家呗!上公交车,人家年轻人不是也给咱让座吗?人生在世,谁也不一定不求谁。”
她能这样想,我自然高兴。从早晨出去,跑了整整一上午,把该办的事办了,还收获了许多感恩,很值得。生活就是这样,烦恼与快乐都有理由,就看你怎么想。有机会力所能及地为别人做点好事,也是一种幸福。
作者简介
李民增,男,山东聊城人。作品散见于《羊城晚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百科知识》《聊城日报》《聊城晚报》《聊城宣传》《聊城文艺》《鲁西诗人》《东昌月刊》《东昌时讯》《景阳冈》《今日开发区》等报刊及多家网站。《伊利华报》《台湾好报》《中华日报》《千岛日报》时有发表。出版诗集《春雨潇潇》,诗文集《柳园漫话》。
点击“阅读原文”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