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治国\观媒
中关村的咖啡热了又凉了。
选择中关村的这样一个场景来记住年的中国传媒生态,或许有些贴切。
正如同创业的资本,在年初盛极一时,在年底却又遭遇寒冬一样,年的中国传媒,同样充满了喧嚣与嘈杂,焦灼与迷茫,躁动与不安。
时间的巨轮继续浩荡向前,裹挟在其中的你我芸芸众生,目力所及之处,只不过是在铭记与淡忘中成为曾经的见证者。一滴水,又怎么能知道大海的方向呢?
当下往往不为我们所见。
那背后的历史之手,正在一点点改变着潮水的方向。
1、国家新战略
互联网正在改变的时代
年初的全国两会,让“互联网+”这个热词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行动计划,正在席卷整个产业链条。它和“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已写入十三五规划,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最高引擎。年底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迎来了创办以来的最高规格。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向世界系统阐述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规划及网络空间治理原则。
在“互联网+”引领的“工业4.0”、“中国制造”等宏观层面的改革大潮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在新常态的环境下进行重构,而媒体的命运则受其牵连。
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播生态,新的技术产业承担着新的传播载体,都从不同层面对原有的传媒格局发起深刻的冲击。
2、传播新生态
你方唱罢我登场
2月底,原央视主持人带领的团队制作的有关雾霾之视频,投放到以网络媒体为主的舆论场内,迅速引起轩然大波。关于雾霾的争论,关于制作者本人的专业主义之争,都令这个话题成为年初亿万国人的共同痛点。
但抛却所有的口水,这个节目本身却重构了传播链条:在网络视频网站首发,借助社交媒体进行病毒式裂变传播,一天之内迅速突破万人次的点击量,影响上亿人。此举可视为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分水岭之作,一个基于移动端的新传播渠道正在改变传媒格局。
同样的,年中的天津大爆炸事件发生后,我们见证了无人机的普及使用,在记者抵达不了的极限,无人机实现了第一现场的真实展现。此外,H5、机器人新闻等新的技术手段,也正在一点点让传播的技巧和内容呈现形式变得丰富而直观可感。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权威发布渠道也在发生着变化。澎湃新闻第一个抢发了万里逝世的消息,凤凰卫视在直播习近平访美中的领先一步的突破,都令传播的生态竞争趋于白热化。
3、决战移动端
血海里的那些僵尸
年,中国网民数量已高达6.7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规模预计将达到7.12亿,用户在接触媒体的时间分配中,移动端的比例已达42%。正如马化腾赖以为豪的昆明白癜风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