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你的姓名电话住址,最近干了什么h

北京最有名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60523/4858044.html

山东家境贫寒的准大学生徐玉玉

因接到骗子的诈骗电话被骗走元学费在当天傍晚与父亲报警返回时小玉突然昏厥抢救两天后仍因呼吸心脏骤停离世

没想到徐玉玉尸骨未寒,新的悲剧又发生了!8月23日凌晨,同样来自山东的大学生宋振宁在遭遇电信诈骗后,心脏骤停,不幸离世!亲属称,该学生在去世前接到诈骗电话,并被骗去数额不等的现金......

是谁泄露了大学生的信息?

骗子如何能知道他们的大学生身份,进行精准定位的诈骗呢?这成为这两场悲剧留给众人的一大疑问。

记者调查:一条学生信息一分钱就能买到

8月24日,记者专门联系到一个销售学生信息的信息中介,表示要购买学生信息。对方给记者发了一份学生信息。这个表格里面有名学生信息,都是一个中学高三的学生,详细地记录着学生的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还有学生父母的信息以及电话联系方式。

记者随意选取了一个电话拨打过去,发现对方就是信息目录里面学生的父亲。在信息中介开具的价格中,6万条学生的个人信息,只需要块钱,平均一条信息一分钱。

近日北京警方侦办一起伪基站案件时,发现涉案人员电脑中存有大量家长信息,于是逐一开始排查,进而查到了教育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卷入其中,控制了杨某等6名嫌疑人。

余万条学生家长信息被倒卖!6人被判有期徒刑

据杨某供述,他先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上班,后来又多次换工作,共在3家教育机构工作过。杨某利用工作的便利,私自拷贝复制公民个人信息余万条,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学生及家长姓名、学生所在的学校和年级、联系方式,甚至很多还包括家庭住址。

为了获利,杨某将这些信息分批出售,平均每条信息卖半分钱,共获利1万余元。8月24日,杨某、徐某等6人因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北京海淀法院判处1年3个月、半年及缓刑一年等不同的有期徒刑,各处1.5万元至元不等的罚款。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开学季即将到来,各个培训机构也进入招生旺季,这时候也是泄露隐私的高峰期。在有关部门加大打击信息犯罪力度的同时,我们也应做好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以下这些需要各位留意!

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

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要仔细验看登录的网址,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谨防钓鱼网站,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提醒:在登录购物网站时要核实网站的域名是否正确,审慎点击商家从即时通讯工具上发送的支付链接,以防是钓鱼网站。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快递单含有网购者的姓名、电话、住址,车票、机票上印有购票者姓名、身份证号,购物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不经意扔掉,可能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提醒:对于已经废弃的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一定要妥善处理好。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银行、手机通讯营业厅、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很多地方都需要留存你的身份证复印件,甚至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会将暂存在复印机硬件的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提醒: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XX用于XX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复印完成后要提出要求,清除复印机缓存。

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上投简历的方式找工作,而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有些公司在面试的时候会要求你填写一份所谓的“个人信息表”,上面要你的家庭关系说明、父母名字、个人电话住址、毕业学校(详细到小学)、证明人(甚至还有学校证明人)、甚至身份证号。提醒:一般情况下,简历中不要过于详细填写本人具体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不在微博、群聊中透露个人信息通过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和熟人互动时,有时会不自觉地说出或者标注对方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真实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多网上伪装身份实施的诈骗,都是利用了这些地方泄露的信息。提醒:在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qlwbls/3873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