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荨麻疹的好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10490515.html00:50
10月30日,横泾开镰活动季暨第五届横泾云上开镰节在苏州横泾街道东林渡火热上演。伴随着激昂的鼓声,4台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稻田间穿梭,为稻香横泾拉开年的丰收序幕。扬子晚报新媒体对此次开镰节活动进行直播,在扬子晚报一直播和紫牛新闻直播两大平台推出,吸引了60多万网友在线围观。
携手多家重点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横泾街道位于苏州市吴中区西南部,南濒东太湖,北依尧峰山,拥有1.7万亩耕地、亩山林和20公里太湖岸线,盛产大米、“四大家鱼”和太湖蟹、林果等作物,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板块,近年来,横泾街道立足优良的农业资源,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以及农业经营产业链化进程,坚持“质量兴农”路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对接市场,不断深化与同程旅游、绿天、鑫禾米业、怡家乐、食行生鲜等平台的合作,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名片。
开镰节现场,横泾街道与苏州市农发集团、中国邮政苏州吴中分公司、鲜丰生态农业公司等重点企业正式签约,将在规模化种植水平提升、智慧农业体系打造、品牌建设、农产品多品种经营、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横泾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明表示,横泾将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基础,以优质、特色水稻种植为基础,叠加稻米加工、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等元素,通过乡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业项目为吸引,丰富农旅融合发展内涵,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度假目的地,谱写“天堂苏州最美吴中”的横泾篇章。
“喝着太湖水长大”亩横泾大米将上市
稻花香里说丰年。伴随着一阵整齐响亮的鼓声,4台收割机开入横泾街道东林渡稻田忙得热火朝天,多亩优质绿色水稻正式开镰收割。下周起,“喝着太湖水长大”的横泾大米将上市。
选用水稻品种南梗46为栽种品种,实行休耕轮作的耕种模式,建立农药减量示范区,引入天然太湖水浇灌,通过“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营销”三统一模式,横泾打造的“太湖横泾”大米已是苏州及长三角城市知名品牌,先后荣获“江苏好大米”特等奖、江苏优质稻米、苏州地产十大优质大米金奖等。
“喝着太湖水长大,这是糯到心里的高品质大米。”苏州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林介绍,今年横泾稻米种植面积达余亩,收割时间约20天,总产量预计可达万斤。下周起,绿色生态、天然健康的横泾大米就能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登上市民的餐桌。
探索农文旅融合下的新型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之路
近年来,横泾街道着力推动“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型,不断探索农文旅融合下的新型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之路。
今年“十一”,横泾街道“林渡暖村”正式启幕。作为吴中区第一个系统开发、农文旅融合的综合性目的地项目,“林渡暖村”依托横泾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太湖古村落依托优势,打造集休闲、观光、养生、娱乐、教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效产业集群,首开区包括林渡小火车、林渡花海和林渡陶庐三大业态,首次盛装亮相便吸引众多游客回归乡野、打卡体验。
景程文化旅游发展(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燮明介绍,“林渡暖村”由同程旅游携手横泾街道共同打造,项目总投资10亿元,整体规划占地约14平方公里,涵盖南部景区部分和北部村庄区域。项目瞄准一站式乡野度假目的地的全新定位,以“自然美育教育”“文创设计”“乡野度假”为核心,通过产业赋能+互联网赋能+社群赋能重塑美丽乡村,不断丰富农旅融合发展内涵,将这片农旅融合片区打造成长三角乡村旅游的一个新亮点。项目建成后,一年可以为东林渡等横泾村庄导入近万客流。
错过了精彩现场?扫码可以回看直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顾秋萍
校对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