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我家的女人们齐鲁晚报网

我家的女人们——此文献给所有的“李焕英”们,感谢你们给老少爷们撑起的半边天,祝你们节日快乐!我家的女人们,我一个也不敢“惹”。主要是她们太善变了。第一次发现她们“善变”的体质,是缘于我媳妇。婚前是苗条娇弱,弱柳扶风,说话未语先笑,还是个学霸,惹得我同学好友一顿羡慕;婚后体重飙升、膀大腰圆,说话疾声厉色,出门丢三落四找不着路,变化之大让我大开眼界、概叹不易。不止如此,因我媳妇这只“蝴蝶”,自从她过了门,就接连引发了我姐、我妈态度大转变的“龙卷风”,让我在家里的地位一落千丈、跌入云泥,总之,“蝴蝶效应”都是泪呀!回想起来,我也是当过“偶像”、有过“高光”时刻的。当初问我媳妇为啥相中我,说觉得我人品好、三观正,为此我还嘚瑟了好几年,汗毛孔里都洋溢着顶天立地的壮志豪情,心里想着定要好好表现,让她觉得没看错人。于是,在岳母发愁地跟我交底时,“房子(我小名),我这闺女原先光晓得学习了,一点不会做饭啊,你俩过日子吃饭可咋办啊……”这算啥,我拍着胸脯豪情万丈地说,“妈,没事,我会做饭,我俩有一个会做就行了!”于是,丈母娘合不拢嘴的笑容、媳妇朋友圈发的表扬信,让我从此背上了“好男人”的偶像包袱,咱的人设就架起来了,咋也不能塌,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做男人难,做有偶像包袱的男人,更难……“高光”没多久,我就发现不仅我媳妇变了,家里的女人们都变了。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姐、我妈、我媳妇,在我家,直接抵得一个合唱团,听着起调各有不同,有严肃版的,有温柔腔,还有帮腔的,唱起来竟是格外的和谐,一个主旋律。具体表现为,我一结婚,她俩就像组织吸纳了“新成员”一样,迅速和我媳妇统一战线,经常“指导”“调度”我的保姆,哦不,家庭工作。我一个一米八几的壮汉,在这一群弯腰低头才能平视对话的女人中,却是最弱小的。并且随着她们横竖一条线的“步调一致”,老爷们儿在家的地位越发可怜。有一次,我一很多年没见的哥们回乡,大家组了饭局迎接他。聊青春、聊工作、聊家庭,兄弟情深,一时不舍得散摊儿,就过了快一宿。回到家,发现媳妇一直没睡,正垂泪呢。我姐来到发现不对,听闻事由,立马训了我一通,跟我媳妇说,“佳(我媳妇),没事,等回到老家,看我不告诉咱爸咱妈使劲揍他!”快三十的人了还用“挨揍”吓唬,到底让媳妇没忍住“扑哧”一笑破了功。我倒也没挨揍,但被集体训话,大老爷们的脸也丢到马里亚纳海沟去了。我觉得她们变了,我不是她们像老母鸡护崽一样护着的宝贝弟弟和儿子吗?我是谁?我在哪?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迷茫了。我带着疑问去问老爹,老爹就给我一句话:“家和万事兴,你不是一个人了知道不?”说完,他“殷勤”地给我妈打下手端菜去了。我看着他嘴里念叨着“我来我来”,满脸慈爱地挤开我姐和我媳妇的黄金位置,抢了她俩手头的盘子,又各种矫健的步伐跑到她们前面,抢先提好水、摆好碗筷和凳子,顿时觉得有一种家庭地位的危机感,立马加入了抢家务活的大军。要和妇女同志比勤快,不容易啊!媳妇最大的变化是怀孕后,随着她肚子越来越大,身子越来越沉,我的处境是愈发难支。先是孕妇情绪敏感,说话要小心、问候要及时、腿脚要勤快,起不来床的时候不能拉,要从背后推着起来。有时一句话说不好,惹得她多想了,一掉泪一皱眉,我姐我妈就一起组团“黑呼”我。最过分的是我爸,天天“闺女长”“闺女短”,眼里更是没生过我这个儿子一般,有时想起我来,就是“你给佳佳多做点好吃的”“你得照顾好她”,让我一度怀疑她才是他们亲生的。有两个月媳妇害喜吃不下饭,不能闻油烟,我空有一身下厨武艺,只能陪着饿着看她日渐消瘦。后来饿狠了,忍不住抓了一把生花生米,刚放嘴里老爷子电话就来了,听见我嘎嘣吃东西,劈头就训我,“你别光顾着自己吃饭,你也给佳佳吃点……”我差点跳起来,“爸,我饿呀!我吃的是花生米!”老头没有丝毫错怪人的自觉,“那你也给佳佳吃点呀!”我……要不是觉得自己是老爷们儿,我真想狂奔出去哭一哭啊!会做饭的男人不能做饭,还不能“独”吃,难啊!有了孩子,我发现她们又变了。先是媳妇不娇气了,声称坚决不下厨的她,也开始研究菜谱,从一开始的她负责“理论指导”(查百度)、我负责实战操作,到她自己边查步骤边下锅,竟也能做出一桌整齐的“黑暗料理”了。看着她切破皮、又被油溅出泡的手指头,咱扛着“好男人”的包袱不能倒啊,坚决捧场,别说,暗黑系列……暗黑的香!我换了一份很忙的工作,家里渐渐的顾不上了,本以为媳妇会抱怨,找她的“组织”告状,没想到她默默地把我原来的“分管”都接过去了,做饭、收拾家务,孩子补营养、疫苗接种……哪家的奶粉搞活动、哪个牌子的补钙产品口味最好喝、给娃量脚怎么量的准、医院哪科里的哪个大夫口碑最好,她都门门清,甚至孩子发热多少度她一摸就能估算差不多……最意外的是,遇到有我的话题,她竟然还主动负责了我的形象包装,说我工作认真、对家庭任劳任怨,累得年纪轻轻都开始谢顶了……额,谢顶的事能不提么。其次变化的是我姐和我妈。习惯的数落没有了,媳妇忙不过来的时候,她们争着来帮忙。记得媳妇进产房的时候,七八个小时没音信,她们在产房外面生怕错过了,看着一个又一个娃娃被抱出来,一直等到自己家的那娘俩被推出来。我妈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生男生女我都疼,那都是佳佳拿自己半条命换来的!”隔代最亲,我以为这“半条命换来”的娃她肯定会溺爱,又担心养孩子理念不一样,她和媳妇生了分歧。没想到,这一点我姐早就料到了,从媳妇怀孕该吃什么、忌口什么,到孩子出生后怎么护理、怎么喂养、怎么做排气操,她直接给我妈全面“辅导”、直言直谏,省了婆媳交流很多事。每次教育孩子的时候,明明看着做奶奶的很心疼,但从不“护犊子”,只见她一边心疼的撇开视线,一边咬着腮帮帮着我媳妇说教。有时候实在心疼,她就避开娃,狠狠地训我。我媳妇对此很自豪,每逢婆媳话题,都骄傲地炫耀一番,“我的婆婆和姑姐简直太好了!有事我们可好商量了!”嗯,我感觉她们的合唱团更“正规”了。可在一些事情的立场上,她们是出奇的固执,比如我再晚回家,我妈都从床上起来给我热饭,说不能吃凉的,哪怕是夏天;我明明说不累,我姐也不让我开车送,自己打车走;我明明说你先睡,我媳妇都说睡不着,非得熬夜等着;回家看见媳妇第一次做的饭,我感动地立马拍了个照片发圈感谢她,她却嫌弃照片太丑非让我删除……从这些固执里,我体会到了她们的辛苦和担心,每次晚归都记得早汇报、早回家。我家的女人们,我依旧一个不敢惹。她们变了,我也在变,变得心里更加敬重她们。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媳妇为啥从温声细语变成了河东狮吼,老妈为啥老是睡不着觉,姐姐为啥老来我家做饭说“蹭饭”,我都明白。“家和万事兴么,我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谁让咱是有“偶像包袱”的老爷们呢!作者孙召丽,山东邹城人,就职于邹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每日于公文之中抬头思索,重拾文笔,记录生活感悟,努力传递生活中的正能量。壹点号五月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qlwbls/3877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