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说,以前他不知道怎样订《齐鲁晚报》,后来经多方打听才知道
本报潍坊11月4日讯 在3日举行的本报20周年庆典活动上,一位有着10年订报历史的“铁杆读者”来到现场订报,他告诉记者,自己10年来所有的订报单据均保存完好
记者 徐炳涛
王刚说,他在1994年时就喜欢读《齐鲁晚报》,但那时只是在街头报亭购买由于工作原因,有时候下了班想买报纸时,《齐鲁晚报》早已售完有一次,为了买报,他从潍柴骑着自行车跑了十多里路,到东风东街上沿街挨个报亭寻觅
多年来,每天早晨阅读《齐鲁晚报》已经成为王刚的习惯,“如果有一天不读,就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似的”他说,为了能够风雨无阻地每天读上报纸,他每年都订阅《齐鲁晚报》的服务态度好,自从订报后能够天天雷新版齐鲁晚报电子版打不动地收到报纸,这也是他认定每年订报的重要原因
记者把这11张单据的钱数相加,总数为1892元虽然钱数不少,但王刚表示,《齐鲁晚报》的信息量很大,国内外报道都很齐全,而且敢说老百姓想说的话,很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读报又可以增长很多知识,他们一家人都喜欢看,花再多的钱也值
3日下午1点多钟,订报区走来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大爷,在订下了2008年全年的《齐鲁晚报》后,老人拿着订报单据,乐呵呵地说,“这是第11张了,我那10张单据又来新伙伴啦!”经了解,这位大爷名叫王刚,是潍柴的退休职工他是本报的“铁杆读者”,至今已有11年的订报历史,而且所有订报单据均保存完好
4日中午,在位于潍柴宿舍的家里,王刚拿出了用票夹精心保存的11张单据最早的单据是1998年12月的,“齐鲁晚报发行量当时1998年都快过去了,但是在知道了怎样订报后,我还是订下了最后一个月的报纸,当时是花了10元钱他轻轻摩挲着每一张单据,向记者细细地介绍,如数家珍
白癜风初期症状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的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