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安市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主线,扎实推进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打基础、建队伍聚人才等各项工作,同时,突出抓好文明城市创建,提振社会发展“精、气、神”,市民素质提高、生活环境改善、城市品位提升。
晚报三十年,精彩看齐鲁;
精彩看齐鲁,泰安最精彩!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
泰安市把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紧扣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这个重点,把握求深求实这个重要原则,落实知行合一这个基本要求。同时,把“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制度,“重效率、勇担当、作表率”主题活动等落到实处,不断把学习教育推向深入、引向常态。
▲全市“重效率、勇担当、作表率”主题活动动员会议召开
不只注重学习效果,还注重创新学习载体,采取主题党日固定学、交流研讨体会学、邀请专家辅导学、线上线下结合学等方式,深化提升学习效果。高标准建成平米的市级主题党日活动中心,设置党史教育、党性锻炼、党建孵化、党群服务、党员活动5个功能区36个功能室,打造规范组织生活的新航标、传承红色基因的新高地、建设过硬支部的新动能、锤炼坚强党性的新熔炉。
推广“主题党日+”做法,基层党组织每月至少固定一天时间开展党内活动,组织党员做好集体学习、工作通报和民主议事等规定动作,并结合实际做好讲党课、党员志愿服务等“+”的文章,全市涌现出“机关党员V行动”、“草根讲师”送党课等具有时代特点、为广大党员喜闻乐见的特色做法,增强党内生活的灵活性、实效性。
去年以来,市委先后组织16次理论中心组学习,市委常委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68次,讲党课42次,带动全市各级领导班子集体学习余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5.4万次、讲党课2.6万次……
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开设“新泰安建设”专题教学,推动干部新一轮思想解放、理念更新和能力提升。举办县(科)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去年以来,市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次50余期,培训干部余人次。
选派38名干部到市直部门和重点项目一线挂职锻炼,选派28名正科级干部到乡镇(街道)挂任党(工)委副书记,轮换7名市信访局联合接访大厅驻厅干部,砸实了“人才到实践中去、干部从发展中来”的成长路径。
“一把手”走进演播室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介绍践诺情况,直面群众疑问,回应社会关切,构建起了从“‘晒’承诺到‘赛’践诺”的压力传导体系。
目前已组织19个市直部门“一把手”走进演播室公开接受媒体质询,介绍践诺情况,直面群众疑问,回应社会关切。“开设电视问政节目,就是要摸清市直部门单位践行承诺的‘底子’,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督促他们既‘晒’承诺更‘赛’践诺。下一步,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用好电视问政这个平台,努力推动放管服改革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中共泰安市委常委、秘书长宋洪银表示。
▲泰安市首档电视问政节目《聚焦放管服?践诺面对面》。
从去年4月份开始到年底,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组织开展“重效率、勇担当、做表率”主题活动。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单位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坚持高点定位,突出问题导向,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深入推进,主题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活动分动员部署、查摆问题、集中整改、总结提高“四个阶段”,重点实施项目攻坚、服务提质、强基固本、环境优化、正风肃纪“五大专项行动”,按照“五对标、五解决”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提升服务质效,建立长效机制,全力推动发展,促进全市各级机关干部思想境界实现新提升、服务质量迈上新水平、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工作作风展现新风貌。
各级各部门单位严格按照活动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五大专项行动”,深入查摆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做到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市直各部门单位共查摆问题1.2万条,截至目前已整改到位1.08万条,一些长期制约泰安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建设过硬党支部
泰安市把过硬党支部建设作为全市党的建设“一号工程”和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建立“1+6+1”工作体系,市委命名了个“泰山先锋”红旗党支部,组织他们帮带个支部,抓点成线、连线成面,实现梯次提升、共同进步。
▲市委命名了个“泰山先锋”红旗党支部。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永不竣工的“民心工程”。市财政每年安排万元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市级设立1亿元规模的农村发展基金,通过建立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等扶持补偿机制提供信贷支持。去年,投入强村固基财政资金万元,重点扶持经济薄弱村增收项目。发挥第一书记尖兵作用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从市直单位精准选派名第一书记到省市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从高校、科研院所选派73名专家人才担任科技指导员,协助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
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构建以社区党组织引领、社区居委会自治、社区工作站服务“三位一体”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全市建立了73个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孵化引领”,市县共投入2多万元高标准建设41家社会组织党建孵化中心,吸引家社会组织入驻,推动了社会组织、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党员“一体四孵”。泰安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85.39%、78.04%,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创新运用“互联网+”手段,建设“灯塔·泰山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党组织目录树个,录入党员信息36.9万条,为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数据化夯实了基础。
城市品位大提升
年泰安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经过三年创建,泰城城市形象焕然一新,泰安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通过近期委托第三方测评,目前市民群众对城市的评价满意度达到93.4%。
针对市民不文明习惯,围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诚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等内容,开展了“提升全民素质我接棒”“文明礼仪我先行”等主题活动。
▲文明劝导。
从年开始,在全市组织实施了为期五年的“市民素质提升工程”,集中整治车辆、行人闯红灯,车辆乱停乱靠、随意掉头、违法驾驶,夜间开车不闭远光灯等不文明陋习,取得了良好效果。
当前,“四德”工程建设在泰安市进行得如火如荼,泰安市各县市区立足本地实际,不断创新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四德”工程建设宣传和教育活动,让正能量在市民的心中“生根发芽”。截至目前,“善行义举四德榜”村居覆盖率达%,村居四德榜网络上传展示率、覆盖率均达到%,位居全省前列。
泰安市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创新探索出“菜单式志愿服务”模式,成为全国学习“样板”。
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工作和农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升,截至目前,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文体小广场、文明一条街、“菜单式”志愿服务站、红白理事会、四德村居上榜率、“新农村新生活新女性”培训7个全覆盖,共成立庄户剧团2余个,培养文化带头人余人,创作各类文艺作品多个,组织巡回展演多场次。
文化与多项产业深度融合
去年以来,泰安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和省委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入挖掘泰山文化内涵,着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农业等的深度融合,使泰安市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开发,文化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新兴文化业态不断涌现。
目前,全市投资过千万元的在建文化产业项目个,计划总投资.4亿元,已落实资金亿元。全市现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重点文化园区5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2个,重点文化企业3个。各产业门类齐全,发展势头强劲。年和年,连续两届荣获“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荣誉称号,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
去年5月,在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山东东艺数字科技研发的智慧旅游VR岱庙系列大放异彩。山东融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3D智能互动学习资源平台等系列教学产品,已在全国教育市场占有较大份额。通过互联网采集数据信息,精准有效为出版社提供产品方向的肥城泰克贝斯知识服务产业运营平台项目,已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泰山天颐湖旅游度假区打造的千亩花海、万亩湖面的旖旎风光;岱岳区建设的集葡萄种植、生态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中青松石、曼华庄园、芝峰庄园“三大酒庄”,这些产业项目实现了生产农产品从“单一功能”向发展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等综合功能的多维延伸。
▲大型实景演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
由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自年演出以来,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游客的广泛好评,打响了“登泰山,必看封禅”的金字招牌。投资6亿元建设的《刘老根大舞台》,紧贴百姓生活,深受观众喜爱。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泰山皮影戏,近年来在演出市场重放异彩,并赴美进行文化交流,传播了中华文化,受到了各界好评
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拥抱互联网是大势所趋。泰山翰林雕刻培训基地开展线上线下雕刻技艺培训,现已发展桃木雕刻生产企业多家,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市场份额占全国80%以上。
记者/白雪通讯员/王晓义陈晨
编辑虎子
齐鲁晚报日照新闻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