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苑庄镇盘活闲散土地资源
村集体年收入增加超万元
记者于伟通讯员郭朝阳郭宗亮
汶上县苑庄镇以全县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工作为契机,开展废弃房屋、坑塘、荒片综合整治利用工作,待全部整治完成后,可盘活闲散土地.4亩,栽植绿化苗木6万余棵,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万元以上。 完善制度保障,广泛动员发动。汶上县成立农村闲散土地盘活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苑庄镇也成立了由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召开动员会、村广播大喇叭宣传、发放告知书、进村入户宣讲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同时,分批次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观摩学习,形成人人关心、户户参与的良好局面。 摸清实际底数,全面建档立卡。档案由户主、村委会、管区干部签字,一式三份,各自留存,其中一份入镇档案室永久保存,作为今后新农村建设拆迁补偿的依据,让农户吃下“定心丸”,切实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房屋财产权,为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试点先行推进,分类施策实施。按照先修葺、后拆除的原则,鼓励农户修葺利用,不愿修葺的,在建立评定档案的前提下,由村委会牵头进行拆除整治;对于属于村集体的坑塘、荒片,予以综合整治,并注重典型带动。从3月初截至目前,苑庄镇综合整治了22个行政村的废弃房屋、坑塘、荒片,共排查废弃房屋排,已拆除整治排、修葺排,综合整治坑塘.3亩,荒片.7亩。 深化综合利用,实现多方共赢。由村委会牵头进行连片整治,整治后须达到种植条件,然后按规范程序租赁给大户经营,统一规划栽植绿化树木或种植高价值经济作物,租赁收益由村委会、当事人5:5分成,实现了村委会、当事人和租赁户的三方共赢,使闲置资源真正变成了农村集体增收的“活资本”。
原来的闲散土地,种上了绿化苗木等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