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专业 http://m.39.net/pf/bdfyy/
主办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承办青岛市书法家协会
崂山集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书法作品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代表了中国人的审美精神,是中国文化的审美表征。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好书法艺术,是这个时代书法工作者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我们面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里,在民族文化自信上,书法要有所作为,书家要有责任担当意识。以古为鉴,书法不能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必须根植于文化的沃土,坚守传统的立场进行创新发展,坚持学术与创作并进的理路。书法作为国人进行伦理教化、精神陶冶和审美提升的重要文化载体,能够担负起新时期国家文化复兴的使命,因为书法具有得天独厚的社会基础和现实条件。欧阳中石先生倡导“文以载道、以书焕彩”的书法理念,就是让书法成为承载历史传统、焕发时代神采的文化符号。如此,书法作品才能既“养眼”,更“走心”,使人们产生心灵的触动与情感的共鸣。
山东不仅是书圣王羲之和颜真卿的故乡,而且甲骨刻辞、青铜铭文、汉隶名碑、魏碑精品、四山摩崖、唐宋遗墨、明清法书、金石刻帖等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山东书法以书协的成立为标志,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优势。尤其是近五年的发展,不仅速度快而且基础扎实;不仅中青年名家辈出而且社会面广、影响力大;不仅创作佳绩频传,而且学术研究稳步推进,一批新成果不断出现。“三十年来,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始终贯彻落实‘以文化强省建’为中心的责任意识,坚持多元开放的发展视角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思路,全力推动山东书法发展进步的步伐,促成了山东成为全国书法强省”。近几年,以兰亭奖、全国书学讨论会等为标志,山东书法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实力不断得到提升,获奖人数和层次,居全国前列,山东书法学术队伍正向着正规化、高端化和团队化的方向迈进。特别是省书协先后开展的两大学术巨著系列——《山东书法全集》和《山东书法理论研究丛书》,更是把山东书法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实力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使得山东书法研究逐渐形成了以研究山东书地域书法资源为主导,以资深理论家为引领,拓展到对山东域外因个人研究领域不同而形成的专题个案研究,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的学术梯队与层次。这势必将为山东书法进入更高的发展水平和书法事业的持续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青岛的书法文化底蕴历来深厚,琅琊刻石、两汉简牍、天柱魏碑、崂山摩崖等遗存甚夥,明清名家云集,民国文人汇聚,书法独具地域特色。与此同时,在书法研究领域也现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成果。年11月,山东省书协学术委员第一次会议在青岛成功举办,这不仅是新一届青岛市书协在新领导的带领下出现的新气象和新作为,也是山东省书法学术界的一次盛会,为未来五年的发展勾画蓝图,谋篇布局。老子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同样,书法之道在某些程度上也深受书家德行和学养的影响。黄庭坚曾说:“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苏东坡在《跋秦少游书》中提出了“技道两进”书法观念,元人郝经在此基础上又详细论述了“由技入道”、“以道进技”的方式和途径:“澹然无欲,翕然无为,心手相忘,纵意所如,不知书之为我,我之为书,悠然而化然,从技入于道”;“然读书多,造道深,老练世故,遗落尘累,降去凡俗,翕然物外,下笔自高人一等矣。此又以道进技,书法之原也。”省书协各位委员正是秉持“技道并重、研创双丰”这一发展理念,在自己的学术研究和书法创作上积极努力和探索。
为了更好地展现省书协学术委员会的整体学术和创作水平,特将每个人的学术情况与作品整理成一本作品集,取名《崂山集》,乃借李白“我昔东海上,劳(崂)山餐紫霞”这句名言,来寄托山东书协学术委员会的发展像青岛的山海美景一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是为序。
范国强
顾亚龙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楷书委员会主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山东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曾被中国文联评为全国百名艺术家“德艺双馨”代表;中共中央宣传部评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山东省政府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宣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评选为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山东省政府评为智库高端人才专家。
作品多次获全国、省级奖,数十次担任国展评委。出版《书法章法举要》、《近现代名人手札赏析》、《顾亚龙书法集》、《顾亚龙楷书宋词十首》。主编《山东书法全集》(二十三卷)、《当代山东书学研究丛书》等。
草书《沈周诗》cm×34cm
孟鸿声
中国书协理事,山东省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协志愿服务工作部副秘书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主任,民进山东省委委员。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书法专业毕业,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研究生班、基督教哲学研究生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书协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山东泰山文艺奖书法类初评委副主任。
草书《王冕诗》cm×68cm
靳永
年出生于山东章丘,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师从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书法篆刻家蒋维崧教授攻读古文字与书法方向的研究生,获博士学位。著有《书法研究的多重证据法》、《艺术之旅》、《老子解说》、《孟子译注》、《杨沂孙篆书在昔篇》、《中国历代碑帖经典》等著作,整理过张元济先生《二十四史校勘记·新五代史校勘记》手稿,编写了两种书法、篆刻的教材,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在书法文字学等方面有自己的见解。现为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主席团秘书长、主席团委员、副主席,现为第六届主席团副主席。他是山东省第二批“齐鲁文化英才”,第一批签约文艺评论家。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泰山文艺奖、刘勰文艺奖、山东省“德艺双馨”艺术工作者称号。
行书《苏轼诗》cm×68cm
范国强
号芹人,又石斋主,与天游堂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青岛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青岛中国书法进修学院院长,法国索邦大学远东艺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广州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青岛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数十次参加由中国书协举办各种大展、及国际交流展,如“巴黎.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大展”、“二十世纪书法大展”、全国六、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五、六、七届中青展、全国第一、二、三届楹联展、全国正书、隶书、行草书大展;中国国际草书大展、德国国际当代书法大展、韩国世界书艺双年展等。年随沈鹏为团长的“中国书法代表团”出访欧洲交流。《论史游章草急就章之真实性》等论文多次入选全国书学讨论会並获奖。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举办书画展览。章草创作收入《中国书法》“章草百年巡礼”。著有《康有为书法年谱》等,《康有为室名别号印章署款考略》,《尊碑.康有为书法研究》等,出版《范国强书画集》、《范国强的书与画》、《范国强书画艺术》、《中国画院名家.范国强》等。
章草《书史汉魏联》cm×33cm×2
宋文京
年生,河南博爱人,生于西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协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青岛市书协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青岛国学会顾问,青岛画院专职书画家和理论部主任,民建中央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兼青岛分院执行院长。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展、中青展、篆刻展、正书展,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泰山文艺奖、全国书学讨论会提名奖、全国首届楹联书法大展银奖、全国首届新闻出版书画大赛金奖。出版有散文及文艺评论集《艺术不艺术》《一念如剑》和《一字之徒》等,凡百余万字。有多部个人书画作品集行世。书画作品曾赴法、美、加、日、韩、澳等国展出。曾任南都华文文学奖及省市书法学术会及展览会评委。
篆书《王维诗》cm×68cm
李慧斌
年生,中共党员。吉林大学书法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首都师大书法院访问学者。
现为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颜体书法研究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青年书法名家,山东省美育专家。先后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选拔为“第三批齐鲁文化英才”、“山东省首批签约艺术评论家”,连续两届获得“青岛市拔尖人才”称号。
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一等奖、“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山东省政府“第十届泰山文艺奖”一等奖等十多项国家省级奖励。被山东省书协授予“书法研究学术贡献奖”、“书法创作成就奖”等。书法创作以篆、隶、行草、大字榜书为主。
篆书《散怀》cm×68cm
尤婕
年生于山东青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草书社社员,刘海粟美术馆研究员。现执教于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书法专业。
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专业,获美术学博士学位。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
出版有《中小学必读诗词——博士五体书法篆书》、《尤婕书法作品选》,论文发表于《中国书法》、《美术与设计》、《美术观察》、《书法》、《书法导报》等专业核心刊物。《人民艺术家》、《台声》、《传记文学》、《青少年书法报》等曾作专题报道。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第二届草书艺术大展、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特邀)等多次国家级展览。
行书《钱起诗》cm×68cm
刘春雨
年生于山东省平度市,中国人民大学书法博士,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副教授。
行书《古诗》cm×68cm
刘慧龙
年1月出生于淄博,书法副教授。
中国书协会员,山东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省教育书协、省青年书协理事,市书协、市青年书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社员,柳泉书法院院长。
书法作品入展兰亭奖、全国展、楹联展;第四、五、六届省展;第六、七届青年书展等。获得全国教师书法展一等奖,省教师书法展一等奖,文化厅星光奖,五届省展优秀奖;论文入选第三届省书学讨论会,获第二届王羲之书法论坛优秀论文奖等。获第三届淄博文学艺术奖(政府奖),第一届、第二届蒲松龄文学艺术奖(政府奖)
主编高校教材《三笔字楷书书法教程》,主持省课题《齐鲁文化视域下的齐鲁书风研究》;主持省精品课程,省资源共享课程《书法》,在《中国书法》《书法》《中国书画》等专业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
行书《古诗》cm×68cm
呂金成
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特聘教授,山东博物馆客座研究员、《印学研究》主编,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重点项目负责人。着有《山东书法全集·封泥》《山东书法全集·古玺印》《山东书法全集·明清篆刻》《夕惕藏陶》《夕惕藏陶续编》《安丘印派研究》《?研汇考》等。
隶书《文赋句》cm×68cm
巩绪发
年生于山东省桓台县。书法美学硕士,年起从事高校书法教育与研究工作,现为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淄博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李志敏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山东理工大学书画协会副会长、淄博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文墨相发—巩绪发书法书论散文集》等专著三部,发表论文、散文诗词50余篇。论文《数字化时代中国书法的发展》被光明日报学术版转载,《全球化时代中国书法的发展与愿景》被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网全文转载,《晚明浪漫书风的成因》获山东省第三届书学理论研讨会一等奖。书法作品被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文博单位收藏。
草书《陶弘景诗》cm×68cm
许洪国
号营丘布衣,山东临淄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淄博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供职于山东省淄博书画院,从事书画研究与创作,主持《淄博书画》的编辑出版工作。曾任《中国书法全集》编辑,《中国书法》特约编辑。
论文《僧安道壹书迹寻绎》获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在中国书法史研究的前沿跋涉》获全国年度文艺评论三等奖,《走近〈袁安碑〉》获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释迦双林后一千六百廿三年”试说》入选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散氏盘〉研究》入选西泠印社国际学术研讨会,《读〈鲜于璜碑〉札记》入选首届“鲜于璜碑”全国隶书学术论坛等。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览等。获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奖,获首届、第二届和第六届淄博市文学艺术奖。
草书《奇石好花联》cm×33cm×2
张耀辉
男,年生于青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青岛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青岛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青岛市政协特邀委员
青岛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
青岛市青联委员
篆书《云卧雪钓联》cm×33cm×2
李樯
山东邹城市人。学者,书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评委,山东省“德艺双馨”书法家,济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邹城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美协主席。
主要碑学专著有《秦汉刻石选译》(文物出版社,年)、《杞芳堂读碑记》(西泠印社出版社,年)、《济宁汉碑考释》(中国社会出版社,年)等。书论有《近现代书人二十家诗评》(上海书店出版社,年)。古籍点校有明潘榛《随在集》(上海书店出版社,年)。其中《秦汉刻石选译》获第三届泰山文艺奖等。曾在《东方艺术》、《青少年书法》杂志,《书法报》等报刊开设“古碑新考”专栏。
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各类展览,并于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获奖。
行书《杨鸿诗》cm×68cm
杨乃瑞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青岛市政协书画联谊会副秘书长,青岛市文联委员,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九、十届山东省政协委员,第九、十、十二、十三届青岛市政协委员。
年受中宣部、国家人事部、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表彰。年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国书法家进万家活动”中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作品多次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国家级展览。曾获中宣部、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文艺评论奖”,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书协主办全国“五、一文化奖”。山东省文联主办“四连环”书法展金奖。
行书《清人诗》cm×46cm
杨加深
年生,山东利津人,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曾任副院长。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山东省社科项目评审专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北宋书法教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书法英汉汉英词典》(-)。著有《北宋书法教育研究》(中华书局),《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中国人最易写错的字》(中国书籍出版社)。副主编《中华名人轶事·清代卷》(泰山出版社),点校整理大型文献《中华野史》(泰山出版社),参编教材多部。发表论文30馀篇,曾入选《首届“鲜于璜碑”全国隶书学术论文论文集》(中书协)、第三届梁披云杯书法大展论文获奖提名(《书谱》社)和《第八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论文集》(中法协)等。在《齐鲁晚报》开辟《书法茶座》和《碑刻漫话》专栏并撰文29篇。
草书《陶渊明诗》cm×68cm
杨国栋
年,承担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黄易研究》并担任执笔作者,同时担任《中国书法大事记》编辑委员会委员。年,担任《印学研究》特约编审。年,参与编辑《中国书法历史图说》。年,承担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济南近郊书法名迹研究》。出版专著《黄易年谱初编》(山东画报出版社,待刊),发表论文二十余万字。年入选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
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讲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教育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山东省民俗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
山东省书画考级委员会评审委员,
九五书社社员、济南区域联络员。
行书《云边天外联》cm×33cm×2
邵仲武
字重文,山东省临沂人,美术学(书法)博士,现为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教育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评论家协会会员。幼承家学,酷爱书法绘画。年至年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读博士,师从著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刘守安先生,年获得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书法、美术教学工作,近年在《美术观察》、《中国美术》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参编著作三部,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四项,获得省社会科学三等奖一次。专著《八大山人书画鉴赏》获年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项目一等奖,年山东省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隶书《沈周诗》cm×68cm
陈硕
年生,山东济南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白谦慎教授。本科、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兼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当代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等。目前出版著作三种,发表学术论文二十馀篇。
草书《赵子昂诗》cm×68cm
金秉坤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青岛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青岛市十大微尘公益之星,大爱青岛慈善楷模,青岛市书法十佳,青岛市青联委员,青岛市青年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西泠印社等主办的展览和书学讨论会。全国第三届正书大展,建设书画大展,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首届永乐宫国际览获奖,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全国书法大展,二届永乐宫国际展获奖,首届新闻界书画展获奖,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篆刻书法大展,山东省第五届青年书法大展,山东省第七届青年书法大展,山东省第三届书法篆刻大展,山东省书学讨论会,当代书画论坛,郑道昭书法奖大展,首届东亚国际版交会铜奖,二届东亚国际版交会银奖,三届东亚国际版交会金奖。
隶书《王维诗》cm×68cm
徐学标
博士。先后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暨南大学、山东大学,从师于黄惇、孙晓云、徐利明、曹宝麟、欧阳中石等名家学书。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书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博士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行书《刘禹锡诗》cm×68cm
徐学炳
山东新泰人,年考取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本科期间,作品多次发表在《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年考取山东大学书法方向硕士研究生,从师于张传旭先生。参与或主编中小学书法教材十余种。年,论文《(传)赵孟頫六体千字文的著录与流传》获山东省第二届王羲之书法论坛优秀奖。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攻读战国秦汉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方向博士研究生。发表简帛、碑刻及书法方面论文数篇。
草书《杜甫诗》cm×68cm
贾乾初
字健夫;年生于河北省沧县;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威海)书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威海市书协主席团成员;威海市青年书协副主席;威海市高区书协常务副主席;海岬书社社员;少海诗社社员。著有《孙中山民生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主动的臣民:明代泰州学派平民儒学之政治文化研究》2种;参著《中国儒学发展史》、《中国政治思想通史·明清卷》、《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史》等3种;主编《思考书法——山东大学(威海)书法研究院论文集》1种,印行《士的格调》等作品集3种,在各种书法专业报刊发表理论文章20余篇。
草书《虞世南诗》cm×68cm
崔传富
自署胶水船夫,年生,山东平度人。中国书协会员,山东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柱书会成员。
书法作品参加“纪念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30周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家书法精品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全国第九届书法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展,全国第五届新人新作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安美杯”书法展,文化部第十四届群星奖书法展,“天柱书会”大连展、江苏展、北京展、济南展、山西展等展览。论文及作品在《中国书法》《书法》《东方艺术·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等专业报刊发表。出版《芙蓉楼墨痕》《崔传富书法作品集》《芙蓉楼篆书唐诗七绝百首》《品茗抄书》等专著。
篆书《横渠四句》cm×68cm
中国权威书画传播平台
国内权威的书法征稿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