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应该怎么治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119/4293352.html
几乎一夜之间,原本乏人问津的安全头盔成为“香饽饽”——无论线下实体店还是上线网购平台,头盔价格普遍上涨,甚至出现“一盔难求”的现象。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涉及头盔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头盔为什么会火
近日,公安部交管局部署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目前,省外多地已经明确表态,自6月1日起,将严查骑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头盔的行为。
▲CCTV朝闻天下重点报道
什么叫一盔一带?
所谓的“一盔一带”,“一带”指的安全带,“一盔”是指安全头盔。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
每年夏天都是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事故的高发期,公安部在这个节点部署“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确有必要。由这个通知所起,全国多地流传着“6月1日起严查严处骑电动车不带头盔行为”的消息,也带火了电动车安全头盔市场。
在公安部的通知中,并没有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查处骑电动车不带头盔的明文规定。也就是说,是否进行处罚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在地方手中。实际上,多地的确已经开始或者是明确要进行相关查处行动。
江苏省5月15日通过《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明确,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坐人应当佩戴安全头盔,否则将处警告或最高50元罚款。
同样在5月15日,浙江省通过了《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该条例对骑行电动自行车是否需佩戴头盔问题也做了明确规定。根据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或搭载人未佩戴安全头盔的,交管部门将对其处以警告或者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头等大事”,必须重视!
佩戴安全头盔↓↓↓
未佩戴安全头盔↓↓↓
未佩戴安全头盔佩戴安全头盔对比↓↓↓
安全头盔对于摩托车
电动车驾驶者来说
相当于汽车驾驶人所系的安全带
头盔虽小
作用却大
▼▼▼
头盔到底有多火
齐鲁晚报记者走访了济南的几家头盔店,发现头盔出现了缺货和价格上涨情况。5月18日中午,在济南市天桥区交通厅街一家头盔零售店,摊位上一个红色的头盔,老板给出的价格是85元,“早上的时候还卖75元。”老板说,现在缺货严重,头盔售价上涨也是因为进货价格上涨。两名顾客没有挑选到合适的头盔,骑上电动车离开。
交通厅街附近有一家动车摩配新市场。在其中一家头盔零售店,老板告诉记者,最近一个星期,头盔的价格一直在陆续上涨,“一开始的时候每天涨个几块钱,现在累计起来,一个头盔差不多涨价十几块。”老板还对记者表示,最近常出现头盔缺货的情况,“有货的时候,前一天晚上的价格跟第二天早上的价格就不一样。”因为是零售店,并没有出现销量大涨的情况,“不过销量确实是有增长。”老板说。
在另一家以批发为主的头盔店,老板邢先生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没货”。邢先生还表示,近期头盔进货价格一直在上涨,“之前批发进价十七八块钱的头盔,现在涨到了三十多块钱,还要求全款。”在另一家头盔店,老板蔡女士一直在不停地跟客户打“现在一个货也没有。”“过两天到货。”“现在一天一个价格,我也不知道什么价格。”……
线下市场的火爆也传导到了线上网购平台。在淘宝网输入“头盔”关键词,按照销量排名,排在前15位的货物近期的销售量都在1万以上,其中排在第一位的一款售价为元的女士头盔,显示已经有4.9万人收货,月销量更是超过8万。大多店铺都打上了“即将售罄”的标语,一些店铺规定“每人最多限购5个”。
德州德城区的王女士5月15日在网上下单购买了一款黑色半盔式安全头盔,售价为27.9元。按照她的购物经验,在付款之后最晚24小时之内店家就会发货,可是一直到5月18日的下午,尽管多次提醒发货,但店铺始终没有发货。货没有发,但同款头盔在店铺的售价却是一路飙升。从15日到18日,短短4天时间,这款头盔的售价已经从27.9元涨到了元,整整上涨了6倍还多。18日下午,王女士在网购链接再次对店家发出了发货提醒,这时的她已经对发货不抱希望。
王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在网络上,网友对头盔涨价的吐槽也是比比皆是。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去年曾经花30元买过一个头盔,最近想再买一个,一看价格已经涨到了80元一个。更有留言表示自己头天在购物车加入了一款头盔,因为忙碌忘记付款,第二天早上想起再去付款时,价格已经有35元涨到了85元。
询问多家淘宝店铺发现,几乎所有店铺,只要一发送聊天信息,对方都会回复一条大意为“全国流行佩戴头盔,店铺咨询量大”的自动回复信息。当记者问及某款头盔是否有货,多数店铺甚至会自动恢复“您的宝贝暂时缺货”。少数店铺有人工客服上线回复,对于何时能够到货,这些店家也不敢给出明确的答案:一周左右,差不多10天、20天。价格飞涨、时常缺货,如今的头盔不免让人联想到前不久最紧缺的口罩。一些人嗅到商机,在网上发布求购贴,准备批量采购。警方提醒
但没想到,新的骗局很快就出现了。
5月16日晚上,租住在义乌市稠江街道龙回一区的汪先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