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故事ldquo三生教育r

早期白癜风的症状 http://www.bflvye.com/m/

红色、环保、文化寻踪社会实践课程启动

号,50名小记者走进红色岭子,重温那段艰苦而光荣的岁月,祭奠抗日战争时期死难的同胞,缅怀保家卫国的抗日英雄,致敬抗战时期的拥军模范……一段艰苦的山路,一餐难咽的午饭,磨练的是意志,滋养的是心灵,彰显的是新时代少年的勃勃生机!

2号,30名小记者沿着生活垃圾之旅,对话终年没有假期的职业,环卫工人、垃圾运输司机、发电厂的工人,每一个岗位都用汗水和智慧守护着蓝天和净土,“天无弃物,世无弃人”,天生我才必有用!

3号,一条宽不过十米,长一千多米的大街,20名小记者们走了三个多小时还意犹未尽。这是一条岁的古街,诞生在明清,但诉说的是中华几千年的文明,鲁商文化、丝绸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在这里活化为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件件精美的物件、一个个切身的体验……

三天时间,行程一百公里,百名小记者用生命的成长向祖国69岁生日献礼!“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听听小记者们成长的声音吧。

日红色之旅

2日环保之旅

3日文化寻踪之旅

小记者这么说

红星照我去奋斗

——“传承红色基因十一向国旗敬礼”活动有感

淄师附小三年级五班孙瑞颖指导老师王伟

当我坐在回城的汽车上,凝望车窗外飞驰而逝的树木、村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甚至为我早上参加活动时因为错过假期休息的小小抱怨,感到羞愧。

刚刚在淄川东牛角县委革命纪念馆耳闻目睹到的一副副先烈照片,一件件革命事迹和陈列品,甚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眼眶便不自觉的被打湿,耳中满是战士们冲锋时的怒吼声,心中也好似有一团烈火在燃烧。尤其挂在墙上的那颗红星,仿佛阳光一样照在我身上,注入温暖有力的红色力量。

跟随讲解员步伐,我逐渐了解到:年,淄川县委被日伪军压缩到“一沟之宽,十里之长”的淄川西部山区,成立淄西抗日革命根据地。正是这革命火种的星星之火,老百姓在党的带领下,踊跃参军,倾力支前,赢得了全淄川的最终解放,为山东抗日战场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些革命先烈,年纪并不大,为了革命理想,他们咬过皮带,啃过树皮,喝过浊水,在那个缺吃少穿的战火纷飞年代,一直前赴后继,英勇向前……我陷入到深深的感动中。回到家,我把想法告诉爸爸。爸爸告诉我,这就是信仰的力量。红色信仰,他不是少数人的信仰,他是无数革命前辈用生命去检验践行的信仰。

我久久难以平静,仿佛又看到墙上红星散发出的耀眼光芒……

小记者这么说2

徒步抗战之路,追寻红色精神,畅游美丽乡村附小三年级五班侯盈孜指导老师王伟年0月日,星期一,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是新中国成立69周年。我们齐鲁晚报的小记者要去完成特殊的历练,即“徒步抗战之路,追寻红色精神,畅游美丽乡村”!我们7点40准时在鸿泰大厦集合,我们小记者都期待着这次有意义的旅行。“每次出行前最重要的是什么?”老师重复的询问着。“安全。”大家异口同声的说。老师说:“同学们都知道今天是国庆节,有谁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我们哑口无言。“昨天是烈士纪念日,也就是我们这次活动的初衷。”和平赶走了战争,战争似乎早已远去,我们单纯通过书本是无法想象当年的惨状,我们想不到哀鸿遍野,看不到残垣断壁,听不到炮火隆隆。和平和安逸模糊了记忆,所以我们必须徒步抗战之路,才能追寻红色精神!时间飞快,伴随着急刹车我们到了滴水石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古朴的小山村。房屋破旧、古木参天、崎岖狭窄的小路旁边坐着三五成群的古稀老人。前方正在修路,拦住了去路。在那狭窄的小路上想要调转5座的大客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纯朴老人的热心帮助下,半小时的围困总算是峰回路转了,希望这个古朴的村庄跟紧习爷爷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老人们都安享晚年。下一站是黄家峪惨案纪念碑。黄爷爷为我们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那是年6月26日日本侵略者和汉奸约余人,分三路包围了黄家峪村北山一声枪响,日军的步枪、机关枪、大炮随即向村内射击,全村顿时陷入火海,一时尸横满地、惨无人睹。‘红枪会’黄庆春等人奋起反抗在与日军的搏斗中壮烈牺牲,黄家峪全村20人遇难,其中最小的只有八个月大……”听到这我惊呆了,用”大惊失色”来形容当时的我一点都不过分,八个月、仍在襁褓中的婴孩,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无情的扼杀。日本侵略者在我们的家园烧杀抢掠十四年,这种恶行又怎能说的完呢?我眼睛噙着泪水怀着悲愤的心情离开了黄家峪。

第三站是参观东牛角纪念馆及徒步抗战之路。每次参观纪念馆我都会认真聆听、用心去感受这段历史,这次也不例外。但是孙爷爷带我们走的抗战之路却让我感触良多,半个小时的行程对于三年级的我来说真是小菜一碟,但是我们队伍中也有低年级的,我们需要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团结才能战胜这一切。徒步顺利结束,我们已经是口干舌燥、饥饿难耐了。接下来是吃抗战饭:窝头和野菜渣腐,这是最真实的感受,也是最难忘的感受,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当今金黄色的窝头一上桌,饥饿的小记者们早已垂涎欲滴。老师说开始时,饥饿的我也顾不得什么淑女形象,什么细嚼慢咽了。“糟了”一口还没下咽,我的眼泪都出来了,真的不怎么好吃,卡在喉咙难以下咽,我真想扔掉不吃了,但是妈妈说:“今天出去就是吃苦,做不好就别回来!”想想现在的生活真是幸福多了。正是因为我“狠心”的妈妈,我的这次历练才受益匪浅!

最后,柏爷爷带领我们看望了村里98岁的抗战时期的拥军模范老奶奶和90岁的老爷爷,当我们向爷爷奶奶行少先队队礼时,奶奶还给我们回礼。我知道他们心里装着祖国,深爱着祖国。在富强.文明发展的今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爱自己的祖国。

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历史见证:知识改变命运、落后就会挨打,这段屈辱的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明。小小日寇,居弹丸之地,竟来犯我泱泱大国!日寇凭借的是什么呢?正是先进的武器。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知识给了海伦力量,这力量犹如接力棒又传到了我们新一代的手上,我所能做的只有发奋努力,好好学习,以科技兴国,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记者这么说3

徒步抗战之路追寻红色精神

师专附小级5班张嘉懿指导老师王伟

今天是国庆节,天高云淡,气候适宜,我穿好校服,戴上红领巾,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阿姨带着我去鸿泰大厦,准备坐车前往目的地。

上车后,领队阿姨给我们讲解了注意事项,特别注意手和头,不能伸出窗外,更不能乱扔垃圾,这是最基本的礼貌了,领队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很多关于科学的的知识,让我们受益匪浅。根据活动安排,我们要参观活动地点:牛角村,车很快到达目的地,见到了孙伯伯,小记者们排队提问问题,孙伯伯都耐心的给我们一一解答,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知识。

接下来,我们开始了这次活动的主要项目--徒步,寓意着重走抗战路,要亲身体验当时的行军,感受当时的困难重重,同学们排着队举着旗陆续出发了。牛角村是一个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的历史悠久的村社,文风息息。村里有好多老革命,他们为村里的百姓带来了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才智。徒步了好长时间,到达了饭店,我们品尝到了当年红军吃的饭菜,是窝窝头和豆腐渣,现在的饭菜是改良过的,还能勉强吃下去,想想那时候的红军先辈们真不容易,肯定是难以下咽的。

最后我们去看望了抗战时期的拥军模范老奶奶,奶奶讲着自己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今天地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临走时,我们给奶奶敬了少先队员礼,奶奶还给我们回敬了队礼,那一刻,非常感动,记忆犹新。

从奶奶身上,小志愿者们被她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所感动,是一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小记者这么说4

有意义的一天

淄博师专附小级5班李昱彤指导老师王伟

0月日,是国庆节,是祖国母亲69周岁的生日,为表达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祝福,我们师专附小级5班2名同学将与齐鲁晚报一起,实地体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异常兴奋,早上很早就起床,穿上板板正正、干干净净的校服,带上红领巾,吃了早饭迫不及待地来到集合地点。我们整齐响亮地呼喊自己的队名、队呼,开启了一天的活动。

金风送爽,心旷神怡,我们乘坐校车踏上旅途,一路欢歌笑语。今天的主要目的地是淄川岭子镇东牛角村,那里坐落着中共淄川县委东牛角纪念馆,记载着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淄川县委、县政府驻东牛角的一段光荣历史,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去铭记……

快到目的地时,由于修路校车驶离了公路,走在乡间的山路上,蜿蜒崎岖颠簸难行。中间有一段路,因为路太窄了,车太宽了,我们的校车有点走不过去,当地好多好心的老乡都过来指挥帮忙,大家一起加油使劲,大约花了20多分钟车子走出了困境,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

我们先参观了黄家峪惨案遗址。年,黄家峪村西牛栏岭竖起了三块儿黑色的石碑,中间一块儿正面刻着“黄家峪惨案纪念碑”,左右两块分别写着“千秋永志”“浩气长存”,为了纪念抗战时期日军大肆屠杀了黄家峪村近多名村民和英勇奋战的驻军特别建立的。随后,我们来到淄川县委岭子镇东牛角纪念馆,纪念馆主要分为苦难岁月、不去斗争、鱼水情深、彪炳千秋四大部分。我看到了日本鬼子的刀和一些军人徽章,通过观看大量图片、文字及实物资料、听讲解,脑海里似乎再现了抗战时期的烽火岁月,战士们浴血奋战、奋勇杀敌,换来了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为牢记历史,我们在国旗下庄严而标准地敬少先队礼,齐唱国歌,为祖国母亲献上最诚挚的祝福,这让我永远难忘。

接着我们走了以前八路军叔叔走过的抗战路,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终于走完,当年八路军叔叔真的好辛苦!午饭时间到了,我们吃了窝窝头和白菜渣豆腐,亲身体验了当年的抗战饭,没有香喷喷的肉,忆苦思甜。阿姨说以前战士们连这种饭也吃不到,我想以前的叔叔阿姨们好艰辛啊!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一定要珍惜。最后我们去看望了抗战时期帮助部队的两位老人,听爷爷奶奶讲故事,听得津津有味,我们给老人敬礼、唱队歌,他们也很开心,我们打心底里崇拜尊敬他们,希望爷爷奶奶健康长寿,永远快乐!

通过一天的活动,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当今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今天真是有意义的一天!

小记者这么说5

新时代的长征

淄博师专附属小学三年级五班董昊宁指导老师王伟

国庆节的时候,我跟随齐鲁晚报小记者团队参加了《徒步抗战之路,追寻红色精神,体验美丽乡村》的活动。这次活动我们走进的是淄川县委东牛角纪念馆。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蓝天、白云和美丽的乡野。还没等欣赏美景我们就开始了徒步之旅。不一会儿,同学们就累的汗流浃背了。可想到革命先烈们是在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条件下走过这些山路并最终打败了侵略者,同学们又怎么会喊累呢。

活动中,我们还与抗战时期的拥军模范老人及他们的子女见了面。听他们讲述抗战时期父辈的故事。老人娓娓地讲述,我们认真地倾听,讲着讲着老人的眼角不禁泛出泪光,同学们也都是一脸凝重。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教导我们感恩先烈,勿忘国耻!脚下这片土地浸染着烈士们的鲜血,我们要感怀他们的付出,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我们的午餐是窝窝头、白菜渣豆腐汤。老师们说,这叫忆苦思甜饭。开始吃的时候确实觉得难以下咽,但想到爸爸告诉过我红军过草地的时候吃树皮、吃草根,想到老师们教诲我们,没有红军吃过的苦就没有我们今日的甜。再吃一口的时候,饭菜就变得香起来了,因为苦都已经被先辈们吃过了,吃到我们嘴里的就只有甜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9周年,长征胜利82周年。跟着齐鲁晚饭小记者训练营,我们也算体验了一次小小的“长征”。我们体验了战争年代徒步行军的艰辛,感受到了红军抗击侵略者的强大精神力量,全面了解了淄川抗战史,更加深入地领略到了红色淄西精神。徒步、参观纪念馆、收看专题片、忆苦思甜饭,每一项对我们都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每天早上,当我背起书包、坐进窗明几净的教室、当朗朗的读书声响起,我们也就开始了自己的“长征”。先烈们的长征是用鲜血和生命走完的,我们的长征是在甜蜜的路上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踏着先辈们的脚步,我们走进了一个和谐的新时代长征里。

小记者这么说6

重走长征路

淄川区实验小学南校区三年级二班刘正华

今天我过了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国庆节。

我们跟着齐鲁晚报小记者团去了岭子镇的东牛角纪念馆。纪念馆里陈列着抗战时期用过的小蝶灯,八路军作战的地图,看过的报纸。看着这一切,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展现在我的眼前。战士们衣衫褴褛,穿着破草鞋,靠着小米加步枪和日本鬼子周旋,用顽强的毅力和敌人斗争,终于把他们赶出了中国。

参观完纪念馆,我们徒步体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爬雪山,过草地,而我们走了区区一小段路程,有的同学就喊累,我的腿也很酸。到了食堂我们吃的是窝窝头,豆腐渣,小野菜。红军长征时没有粮食,他们只能挖草根,吃树皮,与那时相比,我们现在吃这些东西有些同学还咽不下去,有的甚至都吐了,看到这一切,我忽然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吃完饭后,我们去看望了98岁高龄的李奶奶。在抗战时期,李奶奶是拥军模范,带领着村里妇女等给八路军战士做鞋底,为革命做出来巨大的贡献。

通过今天的参观,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安宁,我们应该珍惜,好好学习,报答革命先辈。

小记者这么说7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环保之旅

实验小学南校区二年级一班刘宸聿

年0月2日,我参加了齐鲁晚报小记者团活动。我们今天主要了解垃圾去哪了。

一大早我和妈妈就来到吉祥广场集合,带队老师点完名字后就开始让我们练习队名和口号。我是生活日报队,我们的队呼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qlwbnr/38724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