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医院哪个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大家好,我是Wapi,今天请李蒙老师(张志超案平反的推动者)从他的视角来讲述一下张志超案背后的故事。他的文章很长,写了2万多字,提到很多人物。我本建议他精简一些,但他说每个曾给予本案帮助的名字都应该在这篇文章中出现。这篇应当是对本案平反过程最完整的记录,希望大家了解和记住这些人的努力,也希望这样的冤案不会再发生。
(字数:28,)
张志超案平反背后的故事
年1月13日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宣判张志超、王广超无罪。
9时35分,张志超走出法院大楼后门,与我紧紧拥抱在一起。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张志超。第一次见面,还没来得及说一句话,我们就紧紧拥抱在一起,仿佛久别重逢的亲人。周围全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同仁,有三四十人,耳边听得见“咔嚓咔嚓”的快门声。
拥抱之后,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自由了!你自由了!”
张志超仰望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
“外面的天好大啊,在监狱里的天只有那么小一块,永远就那么一小块。”
自由的感觉真好!
那天回到宾馆,封面新闻记者代睿、红星新闻记者张炎良问我,“李老师你激动吗?”我说,“没有啊,我觉得比较平静。”
确实,迎接张志超从淄博出狱到返回临沭的那三天,我的心情总体上是比较平静的。因为之前早已预感到他会被宣判无罪释放,那种惊喜的感觉已经不存在了;也因为前来采访的记者太多,淄博当地慕名而来的人也很多,一直在接待协调安排,大量事务性的工作也抹掉了那份惊喜。
更主要的是,这案子从再审立案到最后宣判又拖了两三年,拖得大家都身心疲惫了,真的等到那个无罪结果出来的时候,不再是激动惊喜,而是如释重负,仿佛心里的一块石头被搬掉了,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从年开始调查采访报道张志超案,这块石头就一直压在我的心头,我曾经对很多人说过,张志超案是我心里最重的一块石头。如今,大石头终于搬掉了,我也自由了。
(王朝勇律师、王广超、刘志民律师、王殿学律师、张志超、李逊律师、张志超母亲)
等我从临沭返回北京后两三天,那种激动和喜悦才渐渐涌上心头,而且如潮水般绵延不绝。一个人安安静静躺在斗室之中,回想着这5年来围绕张志超案平反的人和事,温暖渐渐占据了心房,但还是有些心酸。好多次午夜梦回,发现自己眼角有泪。我意识到,张志超案的平反,应该是我人生的巅峰了,今后估计不会再有超越它的巅峰了。
“五十而知天命”,孔夫子的意思就说,老天爷让你到人世间来走一遭,让你干多大的事儿,闹多大的动静,到五十岁的时候,你自己应该知道了。
“原来老天爷把我降生到人世间,就是让我平反几个冤案。”
那几天,伴随着激动与喜悦,这句话总是萦绕在耳际。
15岁少年被控强奸,从此开始15年冤狱
年1月10日,山东省临沭县第二中学高一女生高婷(化名)失踪。一个月后,她的遗体在学校教学楼三楼一个废弃的洗刷间里被发现。临沭县公安局侦查了几天后,将怀疑的目标集中到该校时年不满16岁的高一学生张志超身上,认定他是强奸杀害高婷的作案凶手。
张志超家是个两层楼,一楼是门面可以卖货,他在楼下睡,父母在楼上睡。年2月12日,是农历大年初四,入夜张志超正在家睡觉。凌晨1点,电话铃突然响了。母亲下来接电话,然后开门,刑警队的人员就冲了进来,将张志超从床上叫起来,也没说什么,就把他带走了。
带到刑警队后,过了有十来分钟,有人把张志超的上衣脱了。警察问:“你知道我们为什么找你吗?”他说不知道,就挨打。先让他承认犯罪,然后才告诉他学校出了什么事。
张志超并不认识高婷,也从未见过面。她失踪之后,整个临沭县城都在传这件事,公安局在学校里大搜查,他是知道的。被抓之后,他从警察嘴里才知道,高婷的尸体被发现了。
警察逼他先认罪,然后才询问犯罪细节。说不出来,就提示、暗示,然后让他按他们说的再说一遍,他们再记录下来。张志超说,他遭受了酷刑。
张志超的妈妈马玉萍,有一次去公安局,听到了儿子的惨叫声,循声走进那间询问室,看到儿子被打得很疼,但警察旋即将她赶了出来。
警察对张志超说,不用担心,未成年人不会判死刑。张志超当时想,既然他们都这么说了,再不承认也不可能有谁会帮助他了,实在受不了那种折磨了。
张志超被迫认罪进入看守所后,曾经向检察院派来讯问的检察官翻供,翻供之后又被带到刑警大队,重新审问,再遭酷刑。警察跟他说,如果再狡辩的话,还是他们审,听到这些话,张志超彻底绝望了。
后来一审开庭的时候,张志超的家人根本无法进入法庭旁听。高婷的家人将法庭包围,张志超的父母如果走近,就会被辱骂甚至挨打,更是无法进入法庭。
张志超环顾旁听席,看不到任何亲人,他的心彻底凉了。想一想在看守所向检察官翻供后反而挨打,他在法庭上不敢翻供了,问什么都是“是”。在他当时的意识里,法官、检察官、警察都是一伙的,他不承认也没有用。
还有一个被警方认定包庇张志超的同班同学王广超,当庭也承认有罪。王广超也是被屈打成招的,家里为他请的律师来了,他告诉律师自己是冤枉的,律师反而劝他说,只要认罪,就能判缓刑,很快就能出去了。
听了这话,他让同监室的狱友出去后去找他的父母,请父母到北京去帮他请大律师,真正能为他辩护的律师。这位狱友不负所托,从看守所出去后真的去了他家,将他的话转告给了他父母。但是,父母还是委托之前请的律师来到看守所会见,再次劝说王广超认罪。王广超含泪同意认罪了。
年3月,张志超被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强奸罪判处无期徒刑。其同学王广超被认定曾包庇张志超,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家破人亡频遭变故,五年之后吐露真相
被判处无期徒刑后,张志超被关押在淄博市少年犯管教所。在少管所开始的几年,张志超基本不跟别人说话,一直沉默着。他害怕说出真相又会连累家人,怕再被弄回临沭。强奸犯在监狱里是备受其他囚犯歧视的,张志超也遭受了数不尽的羞辱和折磨,但他都只能隐忍着。
后来,张志超慢慢学习法律,觉得现在的环境可能是比以前要好一些了,觉得不是所有人都像那些审讯他的人员一样,还是会有崇尚公平正义的人,他才渐渐有了申诉的想法。
他在监狱里也交到了一些好朋友。一位狱友有一天突然问他,“那事儿是你干的吗?我怎么看也怎么觉得不像啊。你这么老实,还敢强奸杀人,还敢奸尸?”张志超不假思索地回答,“那事儿确实不是我干的。”
得知真相后,那位狱友说:“不是你干的,你就一定要说出来啊,难道就这么认了,认一辈子?将来就算出去了,怎么做人?”
说出真相的感觉非常痛快!“终于有人相信,那事儿不是我干的!”张志超变得异常兴奋,他打算向更多的人吐露真相。
年春,在向母亲说出真相前,他写了一份材料,有十几页,交到驻监狱检察官那里,也没有什么反响。
到了夏天,他才把真相告诉了母亲,之后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他知道,申诉不一定有希望,又怕母亲太劳累太辛苦,他想过等刑满释放之后,自己去申诉……
张志超长达五年不敢说出真相,被很多人诟病,质问他如果不是真凶,为什么长达五年不说出真相。王广超说,他完全可以理解张志超。当年被释放出来,缓刑期内他只能在临沭当地活动。家门口有个小饭店,经常有一些穿着制服的人来饭店吃饭,一看到他们,王广超就会不由自主地浑身发抖,哆嗦个不停,脸色也变得惨白,那种恐惧感,没有亲身经历刑讯逼供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未成年人被刑讯逼供所造成的心理阴影,比成年人要大许多倍,张志超如此,王广超也是如此。
张志超入狱服刑的这几年,家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故。张志超的爷爷,在张志超被抓之后不久,就不堪打击一病不起,很快就去世了。张志超的爸爸本来就有慢性病,因为张志超被判无期徒刑,身心受到了沉重打击,病重卧床不起,几年之后,也去世了。
张志超告诉母亲自己没有强奸杀人后,马玉萍回到家中,一直魂不守舍,精神恍惚。张志超的姥姥看女儿整天心不在焉的,就问她到底出了什么事儿。马玉萍一时没有忍住,就告诉她,“超跟我说了,事儿不是超干的,他是冤枉的。”
听了这话,张志超的姥姥一下就病倒了。之前这几年,每次马玉萍从少管所探视儿子回来,姥姥总会问,超在里面怎么样了,是不是瘦了,他什么时候能出来啊,我还能看到他吗。这次听到自己猜了几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的答案,精神一下子垮掉了。才过了半个多月,本来身体一直比较硬实的姥姥,也含恨辞世了。辞世前,她的眼睛是睁着的,一直没有闭上。蒙冤者援助计划启动,我最早了解到张志超案办完了姥姥的后事,马玉萍开始为张志超申诉。最先委托代理申诉的,是两位山东律师,段志刚和齐永久,这两位律师我从来没有联系过,更别说见面了。但我很期待,我希望他们能回忆一下最初接待马玉萍的情形。这两位律师比较顺利地从临沂中院调阅复制了张志超案的大部分卷宗,为张志超案最终能平反昭雪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认真查阅了张志超案的全部卷宗材料和会见张志超后,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起冤案。在律师的帮助下,张志超委托母亲马玉萍向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相继提起申诉。年3月19日,临沂中院驳回了张志超的申诉,未说明具体理由。年11月12日,山东高院驳回张志超申诉,理由是:“无证据证实申诉人张志超在公安机关所作的有罪供述系刑讯逼供所得,且张志超归案后的多次有罪供述均有教师的签名、摁手印,能够充分保障张志超的各项诉讼权利,张志超作有罪供述时所述情节,非本人作案不可能知晓,其有罪供述与本案其他证据能够相互印证,应当作为定案的依据。”在驳回申诉前,山东高院法官曾到临沭当地调查,并会见了张志超案发时的班主任徐健老师。徐健如实告诉法官,警察讯问张志超时自己并不在场,签字属于事后在张志超的讯问笔录上补签。但是,山东高院驳回申诉的理由,还是说,因为在讯问时有老师在场,所以能充分保障张志超当时作为未成年人的各项权利。而马玉萍告诉我,一位接待她的法官对她说,你儿子的案子应该是有问题,但也只能这样了。马玉萍问,您只看了判决书,怎么就觉得有问题?法官苦笑道,没有证据啊。马玉萍问,有问题为什么只能这样了,是什么意思?法官就笑而不答了。后来,马玉萍对山东高院的法官说,如果你们处理不了,能不能就驳回我的申诉,我再向最高人民法院去申诉。山东高院后来就驳回了。年后,马玉萍来到北京,找到了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尚权所接下了这个案子。在北京尚权所代理申诉期间,律师李长青、陈泓宇、张雨为张志超案多方寻找新证据,陈泓宇、张雨两位律师曾到浙江宁波,与张志超案的同案人王广超见面,作了笔录。王广超告诉两位律师,自己当年的有罪供述系被刑讯逼供形成,自己没有包庇张志超,张志超是否作案自己不知情,从来没有见过也根本不认识被害人高婷。之前,王广超一直以为张志超是真的强奸杀人了,只有自己是冤枉的。两位律师找到他之后,他开始相信张志超也是冤枉的。王广超当时已经结婚生子,在浙江宁波打工,他的妻儿都在临沭。马玉萍最初是找到了王广超的妻子,他妻子一开始也拒绝接待马玉萍,冷眼相向。马玉萍后来一次次去找,王广超一家人都被感动了,接纳了她,也答应说出真相。尚权所当时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援助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了“蒙冤者援助计划”项目。这是一个公益项目,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援助研究中心与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联合发起,旨在为蒙冤者提供法律援助,促使司法机关纠正重大冤假错案件。年5月23日,该计划在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宣布正式启动,并公布了首批援助的五个案件,分别是江西李锦莲故意杀人案、福州陈夏影绑架杀人案、福建莆田许金龙抢劫杀人案、温州范茂珠故意杀人案和山东临沭张志超强奸案。之后的几年,这五个案件中有四个案件已经平反昭雪,唯一没有平反的只剩下温州范茂珠故意杀人案。年5月23日,尚权所的“蒙冤者援助计划”项目启动时,众多媒体采访报道,我也参与其中。在报道“蒙冤者援助计划”时,就知道了张志超案。但对张志超案的具体案情,蒙冤者援助计划项目当时并没有披露,媒体都不知道。年7月,我供职的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杂志年第20期在《援助蒙冤者,民间在行动》一文中,首次提到张志超案。年秋,因为案件迟迟没有进展,之前的代理委托合同只有3年,尚权律师事务所与马玉萍解除了委托代理关系。离开尚权所的马玉萍感到很绝望,不知道为儿子申诉的路应该怎么走下去。大禹所李逊开始代理,去淄博初次见张志超正在这时,念斌案平反昭雪,轰动全国。北京市大禹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燕生是念斌的辩护律师。马玉萍于是想去找大禹律师事务所,意图寻找张燕生律师,但张燕生律师那天不在所里,接待他的是大禹所主任李逊律师。李逊律师记得,那是在“十一”长假休息过后,他接到了马玉萍的电话,问大禹所的地址。之后又连续接了她的两三个电话,都是走错了路继续向他问路的。辗转周折,马玉萍终于找到了大禹所,站在了他的面前。马玉萍曾回忆她在寻找大禹所时悲凉的心境:已经奔波了3年,案子还是没有一点头绪,仰头看着北京的高楼大厦,真想跑到最高的一座高楼顶上,纵身一跃,结束这一切,什么都不用管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念头,为了尚在囹圄中的儿子,她还要继续坚持!当时李逊正在接待一个女客户。马玉萍没通过前台直接进到办公室里,李逊不得不打断原来的交谈,来接待她。听了马玉萍的口头介绍后,李逊起初真没想好是否接下这起案件。对山东口音很重的马玉萍所说的话,他并不是都听得懂。在他与所里其他律师正在商量这起案子应该怎么处理时,马玉萍突然跪在地上拼命磕头,哭着求律师接下这起案子。于是,李逊对之前接待的那位女客户说:“你的案子给再高的律师费我也不接了,她这个案子没有律师费我也要接。”那天送马玉萍走时,了解到马玉萍的丈夫已经因病去世了,马玉萍靠在饭店洗盘子打零工和给人当保姆挣钱,积蓄都花在为儿子申诉的路上。坐火车只能坐绿皮硬座,住旅馆只能住地下室,经济上特别困难,李逊就拿出钱包里全部的几千元现金,都给了马玉萍。之后,李逊律师代理张志超案不仅不收律师费,不收差旅费,每次见到马玉萍,还会拿出一些现金接济她。由于马玉萍来时给的材料不全,李逊又让马玉萍把能凑齐的材料都寄过来。看完所有材料后,李逊发现这起案件疑点颇多,大有问题。一个不到16岁的孩子就敢强奸杀人,那他之前应该在社会上混过,与很多成年的坏人有联系。但张志超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个班长,从来没离开过学校。强奸杀人不算,第二天还敢去奸尸,对于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以想象……既然是强奸案,总要鉴定阴道分泌物,偏偏没有鉴定。但被害人口腔中的唾液,公安机关却作了鉴定。强奸案,不鉴定阴道分泌物,却鉴定口腔唾液,这实在是太蹊跷了。很大的可能是,当初其实也鉴定了阴道分泌物,但因为对被告人张志超有利,所以故意不作为证据使用,隐匿起来。隐匿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这是冤案形成的共同特征。另外一个关键点是,尸检报告显示,被害人高婷生前还是处女,这就太有疑问了。在尸检报告出来前,张志超的口供都说是实际发生了阴茎插入阴道的性行为,而尸检报告出来后,口供就变成了只是“蹭了蹭”,没有实际插入。这很让人怀疑,张志超有没有被屈打成招。接下张志超案后,李逊手头还有好多案件要处理,一时没顾得上去会见张志超。突然有一天,马玉萍打来电话,问他为什么还没有去会见张志超,言语间颇有微词。李逊解释说,这段时间太忙了,他处理完手头的事会尽快去会见张志超。李逊记得,年2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八)这一天,他来到山东省淄博市鲁中监狱,第一次会见了张志超。李逊记得,那一天是当年淄博市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后来,每每到张志超案的重大时刻,老天都有些特别的反应。例如,张志超案再审开庭的那一天,淄博下起了大雪。在会见室,李逊第一次见到了张志超。此时的张志超已经被关押近9年。张志超给他的感觉是,小心翼翼的,很敏感,像是一个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孩子,不像已经25岁的成年人。在那次会见中,张志超明确地告诉李逊,自己不认识被害人高婷,也没有碰过高婷,认罪是因为相关人员的刑讯逼供。会见后,李逊出来跟马玉萍解释:“我前段时间真的是很忙,但你放心,我答应的事情一定能做到。”这次简短的谈话,消弭了横亘在二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待到后来张志超案被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再审时,李逊还曾拿出当年马玉萍责怪他的话开玩笑。走在冬日淄博的街道上,李逊心里很难受。正如那一日的寒冷一般,张志超的遭遇深深地触痛了他的心。也正是这份不忍,成为他日后坚持不懈地为张志超案鼓与呼的原动力。张志超二姨微博私信,我看到张志超案材料年12月,呼格吉勒图案平反,最高人民法院又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异地复查聂树斌案,全国平反冤假错案的形势进入高潮,陈夏影案、许金龙案、李锦莲案都有媒体报道。当时我去参加中国政法大学蓟门论坛举行的一个冤案研讨会,事先写了一个发言稿,后来发表在了自己的微博、博客上,标题是《有多少冤案还在呻吟?》。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全文:看到很多媒体今日一窝蜂地报道呼格吉勒图案,我忽然回忆起了六七年前的一幕。呼格吉勒图案的代理律师王振宇,是我多年来非常好的朋友。有一天,他突然说:“内蒙那个呼格吉勒图案你能不能报道一下,求求你了,他父母每周都来律所一趟,太可怜了。”
我知道,他当时一定是有点失去理智了。因为这个案子正是我们民主与法制社的记者王健转到他手上,让他代理的。当时我们民主与法制社的两位记者王健和楚京辉,以前都在《法律与生活》杂志社工作,最先接触到呼格吉勒图案的是出身于内蒙古的楚京辉,他在离开民主与法制社时,将这个案子作为“遗产”留给了王健,王健又找到了王振宇律师,让他代理起来。
你想想,我同事交给他的案子,没有报道,肯定有无法报道的苦衷,他又返回头来求我,这不是有点失去理智了么?人不求人一般高,一个“求”字,多么难说出口啊!再难再大的案子,他也没这么说过,为了呼格吉勒图,他脱口而出了。
但我也分明感受得到,他对呼格吉勒图父母的深深同情,一个律师,一旦饱含着自己的感情去做案子,经常就有感情有事大脑暂时缺氧的时候。
从那时起,直到今天,有六七年了,呼格吉勒图案总算再审立案了,可以看到平反昭雪的曙光了,于是,一大群记者蜂拥而去……我们干媒体的,是不是应该在心底有个疑问:你早干吗去了?
呼格吉勒图案如此,念斌案也是如此。在念斌平反昭雪前的一个月,他的姐姐念建兰还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去报道一下,我因为别的采访任务,婉言谢绝了。其实《民主与法制时报》和《民主与法制》杂志,早在年就分别报道了念斌案,都有很大的篇幅,而且,也不能老是我们一家媒体报道啊。
等到念斌案一平反,全国媒体又蜂拥而至了,我们干媒体的,是不是应该在心底有个疑问:你早干吗去了?
如果冤案一定要等到平反了再大张旗鼓地报道,岂不是等于昭告天下,中国记者没有起码的是非分辩能力,只要法院不平反的冤案,我们记者就看不出来?
其实这些冤案都是虱子头上的秃子——明摆着,只要客观公正地报道出来,让全国人民知道,人人都会判断,那就是冤案!
就那呼格吉勒图案来说,这次能够再审立案,与媒体的报道有非常大的关系。最初是《法制晚报》发了一条不太确实的新闻,说呼格吉勒图案有望再审了。其实呢?当时内蒙法院系统根本没有再审的任何苗头。但新闻媒体一发而不可收拾,都进行了转载和报道,尤其是中央电视台也去报道,最后弄假成真了,呼格吉勒图案还真的再审立案了。
媒体不是没作用,在平反冤案方面,媒体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媒体实在是不作为。
像福建福清陈夏影案,是一目了然、铁板钉钉的冤案,但是在案发18年后,才由鄙人在《民主与法制》杂志进行了报道。(《福清“四.二六"绑架杀人案调查》, 新年问候张志超,鲁中监狱未阻拦年1月1日,我写了《,致张志超的新年问候》——
志超:
新年快乐!虽未谋面,但想来你已经知道了我。今天是年的第一天,想给你写封信,说说这一年多来时常想对你说的话。
年,我从一名海军军官转业到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杂志社,成为一名记者,而你,从一名不满16岁的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变成了一个强奸杀人犯,被关进了监狱。我干了十年记者,而你,当了十年囚犯。十年之后的年,我终于知道了你,知道了你的案情,从内心确信你是无辜的。十年之间,不同的人生轨迹,终于有了交集。
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十年?何况从16岁到26岁,正是人生最宝贵的青春!
虽然你蒙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冤屈,虽然你经历了十年炼狱,但我还是要说,你是幸运的!因为中国的冤案太多,能够平反的是凤毛麟角,能够引起媒体和公众 (??喜欢李蒙可以打赏哦)版权声明作者:李蒙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本文所有图片均由作者提供,主要由张炎良拍摄文字版权归没药花园和创作者所有转载或引用文字请联系我们精选案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