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百色市田阳高中的老师们收到学校的通知,称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学校将开展“奖教助教基金”募捐活动,每位教职工至少捐款元,上不封顶。有老师认为,上级部门和学校强制教师募捐,做法不妥。《齐鲁晚报》年9月4日发表评论《“强制教师捐款”让公益变了味》。评论中说,教师节期间,奖励、表彰优秀教师无可厚非,但强制性要求全校老师捐款,则违背了“奖教助教基金”的初衷。万元足够支付教师节的奖励支出,为何还要教职员工捐款?奖励优秀教师应该由公共财政或者公益基金出资,要求教职员工捐款,这是哪门子的尊师重教?评论还说,真正意义的公益行为应是一种自愿行为。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付出,一种满足。而不是一种负担,一种强制;长期以来,以捐款多寡论英雄成为一些部门的“习惯思维定式”,左右着募捐、慈善活动的开展,而公权力的强力介入,公益活动演变成一场爱心与金钱的比赛,形成一种“暴力慈善”,其实是对慈善热情和公益理念的严重伤害。评论最后指出,有关部门不仅应当及时叫停这种以重教之名行伤害教师之实的“强制募捐”,还应举一反三,反思并纠正类似的“权力任性”行为。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