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今年的全市“两会”上,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高益民在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今年上半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是法院系统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时间过去了三个月,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高益民。
记者:高院长,您好!请您谈一下什么是“执行难”?造成“执行难”的成因有哪些? 高益民:好的。“执行难”可以简单概括为四句话,就是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 造成“执行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被执行人无执行能力是最大的困扰。部分被申请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通过各种查控手段仍找不到可供执行的财产,比如一些无固定收入、生活困难的农民,一旦成为被执行人,偿付因交通事故等原因引起的巨额人身、财产损害赔偿款,就显得尤为困难,法院也无能为力。其次,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形成。诚实信用原则,是人们进行社会经济交往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但是诚实信用、守法经营的价值观念在一些人脑中非常淡薄,他们甚至把拖债、逃债、赖债当做“本事”,这不仅破坏市场诚信体系,而且损害了司法权威。再次,执行权缺乏必要强有力的保障手段。执行权无法媲美公安机关的行政权力,法律对妨碍和抗拒执行行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方面规定的范围和力度不够,对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缺乏应有的强有力保障,在此情形下,一些被执行人想方设法转移和隐藏财产,逃避法院执行。第四,部分执行干警的司法能力有待提高,司法行为有待规范。有的执行干警业务素质不过硬,有的执行干警缺乏工作责任心,有的执行干警对当事人态度生硬,执行方法简单,等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行效果。
记者:为实现上半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任务,全市法院都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高益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市两级法院坚持问题导向,将解决执行难摆在突出位置,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突出执行工作强制性,积极稳妥地推进执行工作机制改革,同时,不断提升执行信息化、规范化水平建设力度,深化执行工作改革,加强执行队伍建设,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稳步推进。全市法院也涌现出许多好经验、好做法,东港区法院直播执行案件过程、岚山区法院标准化卷宗、莒县法院执行警务化改革、五莲县法院争取县委出台文件、开发区法院探索执行案件繁简分流等等,为决战执行难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件,结案件,实际执结案件件。
记者: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中,我们都争取了哪些外部支持? 高益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市委书记刘星泰同志,市委副书记、市长齐家滨同志先后就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作出批示或提出要求,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日办发〔〕55号),明确了全市30余家部门的职责,将支持法院解决执行难纳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风廉政建设考核,高规格召开了全市法院执行工作会议,市委从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市委政法委、市政府办公室抽调12人成立督查组,分赴五个区县对支持法院执行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查。4月10日,召开了全市执行联动工作会议,进一步优化联动工作机制。4月28日,召开了律师座谈会,听取律师对于法院执行工作意见和建议,为执行工作的决策部署提供参考。5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进一步监督支持全市法院完成上半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任务目标,“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破解执行难综合治理格局得到有力强化。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支持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执行联动协调机制更加完善。各有关单位积极协助执行工作开展,扩大“点对点”查控范围,基本实现对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多名失信被执行人被取消招投标、“重合同,守信用”单位、金融机构高管等评选资格。
记者:在规范执行行为方面,法院采取了哪些措施? 高益民:具体措施有:一是在全市法院推广“标准卷宗”。结合新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严格按照流程节点采取执行措施,并同步在系统和卷宗中体现及对外公开,确保案件执行全程留痕、节点管控,有效挤压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的空间。二是强化款物管理。出台《关于执行款物管理工作的实施细则》,开展执行款物专项检查,共核查案件1.1万余件,涉案金额余万元。联合商业银行研发“一案一账户”执行案款管理系统,推行“一案一账户”管理模式,对具备发放条件的执行款,要求在1个月内发放完毕,确有法定原因不能发放的,必须经过领导审批,有效解决了执行款管理不规范、发放不及时等问题。三是规范终本案件管理。执行案件必须经过“四必查、一约谈、三告知”程序,且当事人明确表示提供不出可供执行财产的,方可经执行指挥中心审查通过终结本次执行,对终本案件实行动态管理,确保随时可以对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恢复执行。四是加快司法网拍进程。全市两级法院均已办理淘宝入驻及支付宝账户结算手续,司法网络拍卖工作已经全面开展。通过以上措施,全市法院执行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根治。
记者:今年上半年,法院在突出执行强制性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高益民:全市法院始终坚持把加大执行力度作为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首要工作要求,严把“执行不能”标准,对一切执行案件穷尽执行措施,确保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律得到有效执行。一是打出强制执行“组合拳”。全市法院立案、审判、执行部门协调联动,用足用活查封、扣押、冻结、拘传、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切实加大强制执行力度,对恶意拖欠债务,规避、干扰甚至抗拒执行等行为,果断采取强制措施。努力把当事人的“纸上权利”兑现为“真金白银”。去年以来,共拘传被执行人人次,拘留被执行人人次,对家单位和个人罚款余万元,39案47名被执行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拒执”刑事责任,其中13人因“拒执”被判刑,对9名被执行人限制出境。二是连续开展专项执行活动。开展涉民生、涉党政机关、“反规避、反消极、反干预”等专项执行活动,共执结涉民生案件余件,执结到位金额余万元;加大提级执行、指定执行工作力度,有效排除地方干扰,全市25起涉党政机关的案件全部执结;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用铁腕治理贷款诈骗和骗取银行贷款等犯罪行为,确保金融债权得以及时实现;联合市金融办开展“强制执行盘活存量、信贷投放确保增量”专项活动,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三是强化失信曝光和联合惩戒。充分发挥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作用,始终保持对“老赖”的高压态势,促使其主动履行法定义务,规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审核、发布工作,去年以来,共将名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通过报纸、法院和本地有影响的 记者:法院内部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提供了哪些保障? 高益民: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全市两级法院专门成立基本解决执行难领导小组、执行指导委员会,相继召开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动员会、推进会、誓师大会、调度会,对照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出台《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立项分工实施方案》,细化措施、明确任务、限定期限、挂图作战;制定出台《执行约谈机制实施细则》,中院院长与各基层法院院长签订了责任状,对工作不力的基层法院进行约谈,有效促进了工作落实。二是高标准建成执行指挥中心。全市两级法院均投资建成执行指挥中心大厅,四级法院相互连接,具备执行指挥、执行监督、远程调度、视频会议四大功能,执行指挥中心系统、单兵执行系统、车载指挥系统有效融合,确保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将执行指挥中心值班与信访值班相结合,及时督办执行信访案件。三是配齐配强执行力量。全市法院严格按照不低于全院干警编制15%的比例配备执行工作人员,两级法院抽调了50余名法警、书记员充实到执行队伍,执行人员结构和年龄层次更趋合理,执行人员比例目前已经全部达到标准。市中级法院执行局目前共有正式在编干警20人,6名法警和4名书记员,按照要求组建了1个执行裁决团队,负责执行异议、复议案件裁决,6个执行实施团队负责执行案件的实施以及执行积案的清理,1个执行指挥中心团队管理服务执行实施团队高效规范办案,1个立案保全团队,负责执行立案和财产保全。四是切实加强执行警务保障。在两级法院执行局设立执行警务大队,全程参与执行工作,高标准配备执行工作装备,全市法院共配备高科技指挥车6台,执法单兵装备系统48套,执法记录仪部,以“警务化”切实提高执行工作威慑力。
记者:高院长,下一步全市法院执行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高益民:下一步,全市法院将继续依法加大执行力度,深入推进执行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不断强化执行工作保障,铁腕破难、分秒必争,全力打好上半年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如期兑现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重点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要加快清理执行积案。前期,全市法院共排查出未结执行积案件,积案数量大,执法办案任务艰巨。目前已执结余件,经核实确无履行能力案件件,其他案件要在六月底前全部清理完毕,执法办案面临的形式仍然比较严峻。二是要努力提升案件实际执结率。实际执结率是衡量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当事人权益实现程度的标尺,关乎法院裁判权威的真正树立。全市法院将继续深化内部执行模式改革,确保有执行能力案件的实际结案率不断提高。5月3日,中院制定出台了《关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涉及法院“实际执结率”指标的考核评分办法》,服务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办法》要求,把实际执结率作为全市法院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所有执行案件实际执结率不得低于50%、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实际执结率不得低于90%,乡镇街道所辖范围内执行案件实际执结率不得低于90%。同时加大工作问责力度,对不负责任、推诿扯皮、工作不力、拖全市法院后腿的法院,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在创城工作中扣分的法院实际执结率年度考核将不得分,以此不断加压,推动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取得新进展。
本文发表于5月23日《齐鲁晚报》
供稿:日照中院研究室
责任编辑:马玉涛刘佳伟
审核:张宝华张晓燕
投稿邮箱:rzzyyj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