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章丘人的温情故事齐鲁晚报网

狂风呼啸,是谁在迎风逆行?台风“利奇马”肆虐,让章丘这座城市遭遇了巨大的挑战,桥梁坍塌、道路积水、村居淹没,意外频发。昨天还是美丽干净的城市,现在却一地狼藉。面对险情,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干群携手,齐心协力,共同保自己的家园。本报记者梳理了以下这些暖心瞬间,台风天看城市百态,章丘很有爱。村支书用汽车内胎扎成“救生圈”11日中午,普集街道普西村“当家人”张少文接到村民的求救自己年迈的父母被困在养殖区看护房内,急需救援。张少文闻讯赶到现场,将汽车内胎扎成“救生圈”绑在身上,成功救出两位古稀老人。据悉,受台风影响普集街道普西村一河道水位急剧上涨,正在巡逻的张少文突然接到村民的求救电话。张少文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子女身边,看到束手无策的他们,张少文一边安抚情绪,一边立即协调派出所及住建部门,紧急调用铲车尝试过河救人。然而由于河水上涨迅速,铲车开进河道没多久就被洪水淹没了发动机,无法启动了。“机械不行就下人”张少文带领志愿服务队几名队员,将用汽车内胎扎成的“救生圈”绑在身上就一头扎进了水中。洪水不断冲撞着张少文的身体,这条平时几分钟就能走完的河道此刻变得异常遥远,他用了十几分钟才游到了河北侧。一进看护房的院子,张少文才发现,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院子里的积水已经跟院墙持平了,房屋内,两位古稀老人绝望的站在桌子上等待救援,积水已经没过了他们的脖子。此时老人已经冻得瑟瑟发抖,张少文带领志愿服务队几名队员,将两个“救生圈”绑在一起,分两次护送到“救生圈”内,采用一人在前面划,几人在后面推的方式,将老人平稳地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校园变成受灾群众的温馨家园8月11日,台风“利奇马”带来的强降雨导致普集街道68个村都有不同程度受灾情况。特别是普集街道东河北村受巴漏河河水猛涨最终河水伴着雨水直接倒灌入村民家中。当地相关部门马上组织救援。3辆铲车进村成了救援“主力军”,在村干部和热心村民的带领下,挨家挨户接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章丘七中陆吉明校长接到东河北村的求救电话后,立即安排总务处、安全办、办公室着手准备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随着受灾群众的陆续到来,各项安置工作有序展开。有些老人因为家里被淹心情特别急躁,学校老师忙着和他们聊天,安抚他们的情绪。随后,学校老师从超市买来了矿泉水、热水壶、方便面、火腿肠、月饼等物品,发放到各位受灾群众手中,使他们及时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不管是谁,来到七中,这里就是你们的家,大家在这里安心吃住,我们一定尽全力保障大家吃的可口、住的舒心。”章丘七中陆吉明校长说。十余家渣土运输企业自发加入救灾部队面对章丘受灾的群众,有这么一群人自发加入到抗洪救灾的大部队中,出动大批人力物力为章丘灾情奉献一点力量。他们,是章丘渣土运输工程公司成员。据悉,11日下午章丘渣土运输工程公司成员济南双威、民辰等十余家企业,出动渣土运输车辆80余辆,挖掘机、铲车50余台,赶赴相公、绣惠、官庄等抗洪一线参与救援活动。工作人员通过渣土车拉取沙石料等填埋物资填埋冲毁路面、堵断洪涝缺口,保证车辆行人安全通行。铲车、挖掘机开进大街小巷,工作人员配合救灾官兵解救受困群众,他们将老弱妇孺背至铲车上送离受灾区。同时,他们还自发出资购买各种食物、衣物等抗灾物资,送至救灾一线,分发给受灾和救灾人员,给灾难中的群众送去一丝温暖。目前,各工程车辆及人员依旧在灾区救援,将携手灾区人民共渡难关。(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赵伟石剑芳支倩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qlwbrc/38777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