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middot齐鲁壹点对我院7

北京雀斑医治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714638.html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对我院77岁患者脚趾坏死差点截肢,微创介入诊疗免开刀进行报道

77岁患者脚趾坏死差点截肢,医院微创介入诊疗免开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孔茜通讯员孟丽

从胆总管结石介入手术挽救高龄患者生命到开展首例双向开通下肢闭塞动脉血管成形术免于患者截肢,医院介入科不断深耕医疗技术,攻坚克难,科室每年完成心脏造影余例,心脏支架治疗余例,急诊PCI余例,脑血管造影及治疗余例,各类外周介入手术0余例,以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广大病患提供最优质的微创介入诊疗服务。

首例双向开通介入手术

免除高龄患者截肢风险

“从内分泌科转来的患者,来时右脚趾已发黑坏死,整个脚面青紫,如果不及时治疗,将面临截肢风险。”谈及患者初来时的情景,这位77岁高龄且有着20余年的糖尿病史的患者让医院介入科主任马季军印象深刻。由于患者右下肢动脉闭塞,且从股动脉至足背动脉全程闭塞,无方向、无搏动成为了横在手术实施前的一大难题。

闭塞血管全程闭塞不显影又长达70多公分,且胫后动脉宽度仅为1.5毫米,常规盲穿根本无法完成,但患者病情紧急、时间紧迫。如若不及时开通闭塞血管,将面临截肢,加之年岁已高,一旦出现感染中毒将会出现休克死亡风险。“通过学科讨论,最后决定通过放射介入与超声介入双学科联合的方式进行双向开通。”创新的尝试着实给了医护人员不小的压力,马季军称此类手术对手术者的介入技术要求很高,如若技术不够精细,一旦操作出现瑕疵将会造成夹层、血管破裂,手术就会面临失败。但即使面对着50%的成功机率,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马季军毅然前行,为其实施介入手术,因为身为医者,只要有一丝希望,他都愿尽全力帮助患者祛除病痛。

就这样,手术中放射介入与超声介入技术同台发力,通过DSA引导为患者试行开通下肢闭塞的动脉血管,通过超声引导穿刺仅为1.5毫米右胫后动脉,经过3个多小时的“右股腘动脉和右胫后动脉开通术+球囊扩张形成术+血管支架植入术”,成功为患者打通全部闭塞血管。“在手术台患者腿部就有了温度,疼痛感也基本消失了。”看着患者愁容舒展的那一刻,马季军也倍感欣慰。

术后一周患者出院,而在之后的电话随访中了解,患者除身体康复良好外,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也有较大提高。

精准诊疗+介入手术

为99岁老人祛顽疾

胆总管结石介入手术对于医院介入科来说,已是一项较为完备的诊疗手术,而为每位患者祛除病痛更是他们一直践行的初衷,面对高龄患者依旧全力以赴,取石成功率达%。“手术中,我们做过年龄最大的是99岁。”马季军说,日前,99岁高龄的胡奶奶患有胆总管结石,医院时已出现感染、低血压、呕吐等症状。经过初步保守治疗,患者的疼痛和呕吐得到了初步控制。但由于胆总管结石的梗阻,患者出现了黄疸症状,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肝功能不同程度的出现损害,需通过手术将结石取出。如若放任结石不管,频繁发作引起的各种炎症则是会危及老人生命。

“老人已近百岁,能否受得住手术?”马季军与患者家属有着相同的担忧,但秉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在与家属进行详细沟通后达成共识,决定为老人的健康长寿和生活质量“冒一次险”——实施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术。“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手术分两次完成。”马季军说,第一次先为老人插入引流管缓解炎症,第二次在超声引导下用千叶针经皮穿刺左侧肝内胆管,通过导丝用球囊将结石推入十二指肠内,以不开刀的方式取出结石。术后,患者腹部症状消失,明显改善了后期的生活质量,现已康复出院。

近年来,医院介入科微创手术水平不断提升,医院多学科协作及手术经验不断累积,现已具备独立完成各类高难度介入治疗的硬实力,且开展介入治疗的疾病种类涉及面广,几乎涵盖了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主要疾病,科室每年完成心脏造影余例,心脏支架治疗余例,急诊PCI余例,脑血管造影及治疗余例,各类外周介入手术0余例,以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广大病患提供最优质的微创介入诊疗服务。

策划:医院宣传科

编辑:王洁

你最好看,鼓励一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qlwbys/3873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