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对息陬镇北元疃村进行专题报道

北京比较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6月3日,《齐鲁晚报》第H04版头条以“村委班子有本账,发展自然快”为题对息陬镇北元疃村“强班子带出致富路”的经验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北元疃村位于曲阜市东南部,离城区12公里,距孔子出生地尼山10公里,距孔子作《春秋》处5公里……”现在的息陬镇北元疃村,向客人这样介绍已经成了村民的习惯。十几年前,息陬镇北元疃村是周边有名的“脏、乱、差、穷”村,村民出门还不敢说自己是北元疃村的。在村两委和党员们的带领下,现在的息陬镇北元疃村村容整洁、村风文明、村民富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种金银花见实惠,跟着党走准没错

“她二婶,你看看俺家的金银花,得有1斤多。”5月29日上午10点,北元疃村委会门口,几十位村民排起长队,每个人手中都提着一袋金银花。   “这金银花可值钱了,每斤能卖90块钱。俺就知道跟着党走肯定没的错。”65岁的村民周现芹,乐呵呵地将自家的金银花放到秤上,高兴地说。而就在去年,村委集体组织村民将门前空地的蔬菜清空种植金银花,村民们还不理解。   “不当吃不当喝,种这东西干啥!”这是大家伙当时共识。周现芹笑着说,以前在自家空地上种菜,在村里是约定俗成的事。去年村里要求全部种上金银花,本来心里真是不乐意,但看着这些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里的变化确实很大,就跟着种上试试。没曾想原本只能种点蔬菜的小空地,才一年就带来了多元的收入。   “这些金银花是村委会统一免费为村民提供,每株幼苗6块钱,帮助村民增收的同时,也能美化环境。”北元疃村村委会主任张桂军说,这些年,村里投资建设了不少项目,包括为独居老人和困难户建设的16间公房、覆盖全村的视频监控和综治中心,“我们还投资万元建设了文化广场,投资万元建设省级标准化幼儿园,投资万元建设纯净水厂,村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党员充当领头雁,村里变化真喜人

走在北元疃村,宽敞干净的文化广场、绿树成荫的文化长廊,摇着蒲扇纳凉的老人、奔跑嬉戏的快乐孩童,每一处都见证着百姓的幸福生活。   “以前有一句顺口溜,‘过沙河、磨破脚,大闺女不往北元疃说’,村民去邻村串门都不敢说自己是北元疃的,外村人路过都绕道走。”张桂军说,北元疃村位于沂河畔,河东是涝洼盐碱地,河西是荒滩荒沙地,以往只能靠天吃饭。除了带领大家增收致富,村两委还很注重村民的文化生活和道德建设,每年都会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美好家庭”、“好媳妇 好婆婆”等典型评选活动。   “我们的评选方式很简单,每家每户把家里老人的被子拉出来晒,一看就知道谁家住得干净、舒服。”张桂军说,随着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评选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年评选了30户,后来改成25人组成评议团投票,现在评选团增加到35人,而且要每家每户拍照、录像,看养老敬老,看环境卫生。   谈起北元疃村的变化,张桂军坦言,秘诀就是发挥党员带动作用。村里为党员制定任务清单和包保分类台账,最大程度调动党员积极性。由老党员、老干部和老组长成立的村民代表团就像领头雁,在村里的大小事上都发挥着引领效应。“党员们分户包保,村里哪一户人家有问题,都有党员去帮忙,带领大家共同前进。”张桂军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qlwbys/38747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