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3.html
文\图\视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媛
责任编辑:王媛
值班主编:刘军
值班审读:郑义
11月18日,在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的一间工作室内,李秀平正在和团队的伙伴们一起忙碌着,有的在画草稿,有的在编程序,李秀平在台灯下对3D打印出来的木偶模型进行组装,很快,一个木偶的偶身就被组装出来。
在工作室里,李秀平正在对3D打印出来的木偶模型进行组装。
李秀平正在介绍传统木偶与木偶机器人的区别。
提起木偶我们并不陌生,据李秀平介绍,木偶戏在中国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年出生在青州农村的李秀平,从小就喜欢看村里的木偶戏,并对木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长大后,李秀平正式拜师,成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的传承人。
从小痴迷于木偶的李秀平,在科技创新的助力下,更好地推广木偶戏文化。
从前,每一场传统的木偶戏演出都要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李秀平心想,“如果能利用程序去控制,将木偶和科技相结合,就像现在的AI机器人一样为孩子们表演那就好了。”年,在同样喜爱木偶的丈夫的帮助下,李秀平正式投入“便携式”木偶戏的研发。自己设计、创作,从初稿到后期定稿,每一款的木偶形象都经过无数次的改动,并通过3D技术打印出来,在其体内植入芯片,让每一款木偶都“动”了起来。
李秀平正在和同事讨论木偶细微动作,并反复修改密密麻麻的编码。
改造后的木偶戏,幕后只需要一两个人操作即可。
经过了3年多的试验和开发,全新的“木偶机器人”诞生了。在这期间,光木偶一个眨眼的动作,就做了半年多的实验,并在演出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在李秀平手里,这些传统木偶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木偶的眼睛可以展现五种表情,肘关节可以三个方向进行弯曲,偶身经过改造增加了腰部控制,可以做出鞠躬致谢等细腻优雅的动作。并且将剧场“打包”缩小到私家车后备箱就可以装下的箱子里。
便携式木偶戏小剧场的舞台装进箱子里,说走就走。
以前,一场木偶戏要6、7个人操作,从安装舞台到人工操纵木偶,经过创新后,剧场舞台10分钟即可搭建完成,一场木偶戏只需要1-2个人来操作,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
李秀平正在对木偶进行化妆、缝制衣物。
一系列的创新并未让他们停下脚步。李秀平始终认为,内容与故事才是木偶戏的核心。眼下,李秀平团队创编的《济南传说》、《小恐龙可可奈》、《狐狸开公司》、《少年闵子骞》等多部优质木偶剧目,已在全国各地演出几千场。平日里,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木偶戏文化的精彩,李秀平经常去学校、乡村、社区等进行演出,和孩子们进行互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李秀平也被孩子们亲切的称为木偶姐姐。
李秀平带着改造后的便携式木偶戏剧场进校园演出,精彩的木偶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李秀平带着木偶戏进校园演出,精彩的木偶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李秀平将木偶戏带进社区演出,舞台前挤满了聚精会神的孩子和大人。
如今,李秀平的木偶机器人和可移动小剧场不但在省内各地深受欢迎,也被推广到了广州、成都等地。她的梦想就是希望将木偶戏剧场继续向全国各地推广,把济南木偶戏更好地传承下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