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童年齐鲁晚报王鸿光摄ldq

宿舍里,孩子们复习白天学到的“捣帽子”动作要领。

舞蹈课训练,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每次下腰训练5分钟,增强学员们的腰腹力量和柔韧性。

6岁的孩子,正是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可山东省杂技团培训班的孩子们,却离开了妈妈的怀抱,来到省城济南,开始了为期6年的杂技基本功训练。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城市里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再学杂技了。省杂技团这20名多来自济宁、菏泽乡村的学员们,正以不怕吃苦的精神,圆着他们心中那份梦想。

每天早上6点半,孩子们都要起床,进行半个小时的早操跑步训练,风雨无阻。7点半早饭过后,8点进行基功、顶功的基本功练习。中午11点半午饭,下午2点再开始舞蹈、武功训练。晚饭后,7点开始文化课学习,晚10点,熄灯休息。这些基本功训练,小学员们每天都在重复。

省杂技团培训班共有20名学员,去年1月份开始训练的时候,最小的队员只有6岁,最大的只有12岁,当时,有一个6岁的学员,进班的时候,还在尿床。台上一分钟,台下6年功,这句话道出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杂技演员所付出的汗水和泪水。当小学员慢慢明白了这个道理,开始融入团队生活,为了心中怀揣着的杂技梦,未来能够走上更大的舞台,他们盼望着、坚持着……

今年8岁的姜天琪来自济宁兖州。在队里,因为姜天琪悟性高,有灵气,老师安排练习的每一个动作,完成的好,又团结、帮助小伙伴,因而很得老师和学员的喜爱。姜天琪的父亲姜宪海对记者说,真不忍心看孩子训练啊!看过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每当孩子在自己面前“显摆”学会的动作时,心里总算有了一点安慰,也为孩子高兴。据了解,有些女家长来杂技团看孩子训练,看一次哭一次。

顶功课也就是倒立训练课,是对每个学员毅力和韧性的考验。学杂技的孩子最害怕什么?不是翻跟头、不是压腿,而是看上去很简单的10分钟“倒立”。刚开始进行倒立训练,姜天骐也是坚持不了多久,一分钟后,双手就开始颤抖,双腿不听使唤摇摆起来。为了练就过硬本领,姜天骐自己给自己开小灶,咬牙坚持,忍受训练的痛苦,终于顺利过关。在刚结束的杂技培训班考试中,姜天骐综合成绩排在首位。

为了保障小学员们的训练和生活,山东省杂技团特意为他们配备了10名专职老师、1名舞蹈和两名文化课老师,另有一个照顾孩子们生活起居的保姆。省杂技团培训班老师王森林对记者说,我们这些老师,打小也是走的这条路,知道基本功训练,对孩子们有多重要,因而我们在训练上严要求,生活上多关心他们。

连续的小翻练习。

看上去简单的倒立训练,每个学员都必须坚持10分钟。

姜天琪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压腿训练。

周末,姜天琪和父亲去超市书柜看书。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qlwbys/3876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