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打开今年6月下期的《青年记者》杂志,一篇《困境与突围:区域性新闻客户端影响力思考》的文章映入眼帘。《青年记者》是大众报业集团主办,年创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全球中文电子期刊协会会员。作者是资深媒体人,烟台日报副总编缉王玮,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就职于烟台日报社至今。先后参与创办《烟台晚报》、《现代科学生活报》。在烟台晚报、今晨6点、大小新闻、烟台日报工作期间,策划了大量创新栏目和活动。王玮副总编的文章,是一篇业内研究论文,他主要探讨了在全媒体时代,任何一个区域性新闻客户端要扩大自身影响力,把自我营销做到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推陈出新,完成从流程单向运行向交互式运行的跨越,实现从单一媒体向媒体平台的转变。这种转变,也是区域性新闻客户端突破瓶颈寻求蝶变的根本出路。论文客观地分析、深邃地思考、科学地研判、精准地定位,文字鲜活、文笔厚重、思想独具。还将齐鲁晚报。壹点号的“海岛寻梦”栏目作为范例写入其论文,有理有据,内涵深刻。(马素平)现全文转载如下:困境与突围:区域性新闻客户端影响力思考文
王玮摘要:在全媒体时代,任何一个区域性新闻客户端要扩大自身影响力,把自我营销做到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推陈出新,完成从流程单向运行向交互式运行的跨越,实现从单一媒体向媒体平台的转变。这种转变,也是区域性新闻客户端突破瓶颈寻求蝶变的根本出路。关键词:区域性;新闻客户端;自我营销;融合转型;开门办报。作为运行于智能手机上的第三方新闻应用程序,新闻客户端从诞生之日起便头顶创新、技术、未来等光环,扮演着颠覆者和开创者的角色,迅速成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中的“利器”。如今,距离新闻客户端建设兴起已近十年,新闻客户端的影响力、传播力呈现出显著的强弱分化态势,尤其是对于区域性的新闻客户端而言,形势尤为严峻。面对新闻资源先天不足、资金支持捉襟见肘、缺少有效盈利模式、专业人才储备短缺等诸多短板,一些区域性新闻客户端力图通过自我营销扩大传播力,以谋求对自己有利的竞争态势,但是结果不如人意。模式:自我营销的惯用方法及结果区域性新闻客户端的受众不同,但是在发展中存在着很多共性:一般派生于区域性传媒集团母体,角色是“移动端窗口”,特征是内容有限和缺少互动;对受众体验普遍重视不足,用户黏性不佳,不得不绞尽脑汁来维持有限的用户数量……基于这样的共性,区域性新闻客户端在自我营销方面尝试过的方法看似花样百出,但是稍加归纳,其实大同小异。母体输血,媒体联动。一个区域性新闻客户端在创办前后,其传媒母体通常会在营销方面搞出一些大动静,以求让它一鼓作气脱颖而出。习惯的打法就是整合旗下所有媒体资源,短期内密集地推新闻、砸广告、办活动,铺天盖地地宣传造势。这种由传统媒体助推新媒体的打法,无法消弭媒体迭代产生的受众间的代沟,实际效果不如人意。用户拓展,全员推广。在客户端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比如“生日”,区域性新闻客户端及其母体会把全员推广当作“育婴良方”。这种压榨式的营销模式往往在短期内让用户总量迅速提升,却无法维系。新用户或者随随便便手指一滑就移情别恋,或者干脆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那虚火旺盛的巅峰数据,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组织活动,投票评选。做活动,这种传统媒体黄金时期末期盛行的服务于客户的营销模式,经过嫁接,也经常被一些区域性新闻客户端用于自我营销。这类以奖品诱惑为基本特征的这类活动,即使带来了日活量曲线令人欣喜的飙升,通常也是活动一结束,曲线就掉头。透过跌宕的数据,仿佛能看见用户们先是热情地下载,继而无情地卸载。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无论是媒体联动还是独立运作,无论是传统手段还是新潮方式,区域性新闻客户端不断努力地自我营销,但是依旧无法遏制用户流失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沮丧的结果?反思的方式通常是对照历史,而结果通常是审视自我。几年前,区域性新闻媒体靠着打地方牌和内容为王这一对“王炸”,攻城略地。时过境迁,老办法现在还是好办法吗?现实是,同样是打地方牌,一些头部媒体通过垂直化推送并借助独特的算法,已经把这张王牌玩得比大多数区域性新闻客户端还要娴熟。现实是,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从前是精读,捧一份报纸,百十篇文章,却可以打发半日时光;如今是浏览,拿着一部智能手机,手指一滑,眼睛一瞥,海量资讯便滚滚而过。这样的当下,内容要想为王,除了精彩,更要海量。对人力资源有限的区域性新闻客户端来说,怎么应付得了受众那快速转换在手机屏上舞动的手指呢?市场环境已经巨变,媒体业态已经升级,资讯载体已经更新,用户群体已经迭代。在这样一个崭新的全媒体时代,任何一个区域性新闻客户端要想把自我营销做到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推陈出新。如果只是照搬一些老办法,是没有出路的。范例:开源是一把打开问号的钥匙解剖麻雀,研究麻雀,有助于我们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区域性新闻客户端“齐鲁壹点”及其专栏《海岛寻梦》或许可以作为一个范例:《海岛寻梦》年6月上线,当年进入《齐鲁晚报》新媒体先锋榜;年成为“齐鲁壹点”的“十大个人号”;年获壹点号年度影响力创作团队奖——这是《海岛寻梦》专栏的成长经历。年共推出了24名作者的篇文章,超过万人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