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当我们出现眩晕时,经常会考虑是否得了颈椎病或脑供血不足。专家说,其实,真正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头晕仅占很小一部分。当躺床上左右翻身或低头抬头时,出现天旋地转,持续时间短,改变体位后再次出现此症状时,应该考虑是不是得了耳石症。
抬头晕
低头晕
起床时晕
睡觉躺下也晕
翻身时还是晕
只能朝着一个体位睡觉
如果你的眩晕或头晕是在上述情况下出现,那么可能是耳朵里边的“耳石”在作祟了,我们俗称”耳石症”
耳石症,也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是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以反复出现的位置性眩晕或头晕为特征,表现为当头部变位处于某一特定位置时出现短暂旋转性眩晕或头晕,伴有特征性眼震。
耳石症有两个神奇的地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一症状神奇
这个疾病发作起来眩晕剧烈,但是消失也快。不在那个诱发位置上,接着症状就消失了。耳石症主要表现是:患者头部转动到某一位置时出现短暂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分钟。最常见的是从床上坐起、躺下、左右翻身、弯腰以及抬头时。
二治疗神奇
耳石症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耳石复位法治疗。这种方法不用打针、不用吃药,仅仅靠让患者转动一下身体和头部就可以治好耳石症,堪称神奇。患者会认为是用神仙般的方法治好了他们长期痛苦的疾病。
那么耳石症的原因是什么呢?
耳石症的病因和前庭系统中的耳石脱落有关。耳石脱落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年老、內耳供血不足、头部受到震动、中耳炎等因素有关。人的内耳有负责听力和维持平衡两个功能。内耳中的椭圆囊和球囊上有囊斑,其表面镶缀着许多像钻石一样的碳酸钙结晶,俗称为耳石。当某些因素导致耳石脱落下来时,它就会像沙尘一样在内耳中漂浮。如果漂移到半规管内,就会影响人体平衡的功能,引起眩晕。
根据研究报道,耳石症是临床上导致眩晕的最多见的一种发病原因。年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眩晕及平衡障碍诊治中心Brandt等学者对例门诊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诉而就诊的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导致眩晕疾病的各主要病因中,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发病率居单病种首位,为18%。
以下是耳石症患者常常关心的一些问题
问:耳石是我们常说的耳屎?
当医生跟患者说,你的眩晕是耳石症导致的,很多病人经常很迷茫,第一反应就是问医生,我经常掏耳朵,怎么还会有“耳屎”。是的,你误解了医生的意思。
问:耳石症所致的“晕”,跟颈椎病变导致的“晕”有何区别呢?
在临床上不少耳石症的晕被误诊为颈椎病所致,因为两种疾病在某些方面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头位转动到某个位置时出现头晕,或者抬头低头时出现明显晕感。
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可以快速的帮助你鉴别两种疾病:
(1)耳石症引起的晕,一定是眩晕;而颈椎病导致的晕,主要是头昏不适,不太会出现明显的天旋地转;
(2)耳石症引起的眩晕,一定是在伴随着重力的改变,如从座位至卧位;或从卧位至座位;或者卧位时从一侧翻到另一侧时的重力的变化;而颈椎病往往是头位转动到某一个角度的时候出现;
(3)耳石症引起的眩晕,一般持续几秒钟或一分钟以内缓解;而颈椎病导致的晕,一直持续;
(4)此外耳石症存在一定的自愈性,很多患者会出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情况;而颈椎病短期之内很难缓解。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鉴别要点是耳石症导致的眩晕,在做相关耳石体位诱发试验时会出现相应的眼球震颤,通过眼球震颤可以明确哪个半规管有耳石。
问:那么得了耳石症该咋办呢?
目前耳石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通过耳石复位治疗(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即将滑落至半规管内的耳石颗粒通过体位的变化(半规管角度的调整)将其重新复位至前庭的椭圆囊和球囊。
通过耳石复位治疗,有效率为71%~92%。
哈医大四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体医护人员感谢您的支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