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医院简介 http://m.39.net/pf/a_9203885.html
喜报
济南市育贤第一幼儿园
幼小协同,科学规划,做幼儿成长“引路人”
荣登齐鲁晚报
年9月
30
星期四
齐鲁晚报
联合教研加强衔接合力
6月17日,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山东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幼小衔接行动计划。市中区成为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育贤一幼作为升级幼小衔接试点园(校)之一,携手济南市育贤小学积极制订幼小科学衔接具体实施方案,先行试点,分层推进。在育贤第一幼儿园,“三维联盟”的打造构建出了幼小双向衔接新样态。幼儿园园长范丽娜说,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教研共同体,以“园长、校长”—“专职教研组长、幼儿园大班班主任、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家委会成员”为主的工作小组,每个小组之间深度融合推进幼小衔接工作,从中发现孩子入学适应中的问题,然后想办法一一攻破。
近日,幼儿园和小学开展了一场幼小衔接教研活动。老师们在研讨中互相碰撞、互相借鉴,精确瞄准幼小衔接重点,找到了科学衔接的路径与方法。“要想寻求有效减缓幼小衔接坡度的方法,就要打破机制壁垒,开展双向联动教研。”幼儿园副园长李静介绍,每月一次的联合教研、深度互访,加强了在课程、教学、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交流,营造出积极、自主、争鸣的研究氛围,不断提升幼小衔接的研究力度和质量。丰富纵深的教研联动加深了幼儿园老师与小学教师的沟通了解,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
课程实践联合教研交流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从今年9月开始,到年8月都是大班幼儿的幼小衔接阶段,我们利用12个月的时间开展12个丰富多彩的项目活动,分别为:我和小学有个约定、我会整理、动手动脑、我长大了、走街串巷、我的假期、时间主人、统计高手、我是演员、再游小学、疯狂打卡、拥抱自然。”李静说,根据一年级新生在校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培养的习惯,老师们边实践、边梳理、边总结,设计出了“1+1+12”的幼小衔接模式,即运动+阅读+12个项目活动,从身心健康、社会发展、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教育内容为切入点,帮助幼儿快速适应入学后的新环境。
在扎实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老师们还利用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以及一日生活碎片化时间,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兴趣、养成习惯、感受快乐;幼儿园先后引进的“3c脑体双优”课程和户外自主游戏理念,增强幼儿体质锻炼,真正实现幼小衔接的无缝对接。此外“益智游戏资源库”和“图书阅读资源库”创建,将12个项目活动形成具有幼儿园园本特色的幼小衔接课程,不断提升幼小衔接的专业水平。
家园联动促进深度融合
家长是幼儿园、学校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形成教育合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家长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理念,精准了解家长们的实际困惑,在教研前期,育贤一幼对大班家长进行了幼小衔接问卷调查,有针对性的开展幼小衔接的各项活动,及时分享幼小衔接的各项活动和经验,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线上线下的家长会、家园联系栏、班级交流群、讲座分享、幼小衔接系列课程……多种形式的活动建立期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桥梁,专业知识的学习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发展的科学规律,更加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幼小衔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幼儿园、家长、孩子的共同努力。济南市育贤第一幼儿园将以“匠人”精神,在幼小衔接领域寻方法,探途径,提合力,用专业共情爱心,搭建起一座“幼小衔接”的桥梁,共同为孩子们科学度过幼小衔接转折期做出最大的努力。
幼小衔接,一直是广大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