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散文故乡,是月湖一泓荡漾的碧波

北京儿童皮炎医院 http://liangssw.com/bozhu/11449.html

作者:苏银东

(摄影:RoystonDSouza)

月湖,是家乡山东省无棣县城南一座水库的名字。

月湖紧依县城,是全城百姓的饮用水之源。站立湖边,顿觉心旷神怡,无比敞亮。平静时,水波不兴,像一个温柔的女孩,还似乎有点娇羞;风起时,则是水波浩淼,浩浩汤汤,惊涛骇浪一般了。

月湖,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海”——在没有见过“海”的人看来。在春季风沙漫天、夏雨恣肆连绵的粗犷的鲁北,温顺婉约的她,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了。

与月湖的第一次相见相识,说来还缘于朋友一段浪漫的恋情。那是10多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在月湖水库上班的一位文静漂亮的女孩子,偶然的一次机缘,恋上了我的那位会写散文、喜欢吟诗的才华横溢的文友。

文友先是在军区大机关当了几年兵,因为喜欢舞笔弄墨,在《前卫文学》上发表过几首诗歌、几篇散文,也是军区小有名气的“秀才兵”。一身戎装、一脸刚毅、一股子精气神,走路腰杆笔挺,从头到脚透着一种军人的特质。

按说也是经过大熔炉锤炼、见过大世面的人,文友应该定力十足。但在“月湖女孩”强烈的攻势之下,文友的一颗“芳心”怦然而动,终于招架不住。不久,两人便幸福地坠入爱河。

每天,俩人定时“煲电话粥”窃窃私语卿卿我我如胶似漆。闲暇之时,那女孩也经常来文友租住的小屋里坐坐。几十平米的小屋,因为女孩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因为女孩清香弥散、活力四射。

——好一段幸福浪漫温馨的时光。

(摄影:NikiSanders)

我与文友形影不离,自然也就认识了那个同样会写抒情诗的她。文友曾经在几次半醒半醉之际,将那女孩的诗拿给我看。诗歌密密麻麻,写在带塑料封皮的日记本上,那封皮的颜色像极了湖水的浅蓝。上面有一个封面画:一个身着风衣、长发飘飘的女孩临风而立,似在沉思。远处一抹夕阳、几只飞鸟……

诗歌也是写月湖的居多:清晨的月湖,雨中的月湖,夕阳余晖中的月湖……在女孩的笔下,月湖风光秀丽旖旎,令人顿生无限向往。

一个细雨飘摇的午后,文友约我一起去月湖,去看望偶染小恙的那个女孩。

怀着一份好奇,在文友摩托车的颠簸里,顺着弯曲泥泞的小路,我们向月湖挺进了。缺乏感动的年纪,我的心中竟然升腾起一丝浓郁的期待,心如撞鹿。想着即将见到女孩诗里、我的梦里的月湖了,我的心情出奇的爽朗——那种感觉十分微妙。身边绵绵的细雨,也变得如此细腻委婉,在我们耳边轻声耳语,仿佛奏响了缠绵的小夜曲。

终于,爬上了月湖的大坝。一湖波光在蒙蒙雨雾的笼罩下,如梦幻一般,让人真切感受到内心一种诗意的奔涌。

女孩住在坝下的一排平房里。周围有高大的柳树,还有茂盛的芦苇丛,时而有清脆的鸟鸣传来,微风拂来,沙沙作响,似一只轻柔的手指划过琴弦……环境清幽,诗情画意,确乎是一处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也难怪女孩能写出那么多愁善感的诗行。

文友坐在床边,嘘寒问暖。两人的眼神里爱意浓浓。

我不愿长久做“电灯泡”,趁文友与女友窃窃私语之际,悄悄溜了出来,走上大坝,独自享受雨中的月湖之美了。正在施工中的湖心岛,若隐若现,恍若仙境一样了。

因了月湖的美丽与神奇,成就了文友一段千古浪漫。婚后,小两口夫唱妇随,做画吟诗,成为小城文艺圈鲜有的“诗人伉俪”。一次酒桌上,文友被问及当初恋爱的感受。微醉的文友坦言道:其实青青(文友爱妻)并无倾城之貌。但因为久居月湖之畔,让原本小有才气的她变得更加聪灵可爱。因了月湖的感染,那种可爱势不可挡哩……

因爱月湖,而爱上湖畔人。一泓碧水成全文友美满姻缘,堪称千古佳话也!

第二次与月湖相见,则是在县水务局举办的水利征文座谈会上。当时的局长祥柱先生是文学的坚定支持者,他创办的“无棣方圆”网站,成为文朋诗友沟通交流的舞台。我们对他倡议的征文活动自然很支持,踊跃投稿,征文相当顺利。

座谈会上,气氛热烈。没想到,最后一项议程却是参观月湖水库,并在水库餐厅就餐。据会议工作人员讲,餐厅上桌的鱼虾均为月湖自产,现捕现做,味道乃远近一绝,声名在外。这倒给我们这帮子没见过大世面的“酸文人”们,一下子吊足了胃口。

在月湖大坝上我们边行边赏边赞叹不已。夏日的月湖,就安静地铺在我们的眼底,一览无余。忽一阵小风拂过,月湖便抖动起她那碧绿飘逸的百褶裙,妩媚起来动人起来,宛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歌女,又像刚出浴的娇柔俊朗的新娘。湖中,有几只轻盈的小木船在碧波中摇呀摇的,那么清净与闲适——可是阿娇的那只弯弯月亮般的小船?湖心岛上红砖绿瓦的三五座小房子,掩映在一抹绿树之间,倒影在湖光里,恰似一幅精致的水彩画,让人心驰神往……

如此美景,只看得我们如痴似醉。

(摄影:AdoraGoodenough)

终于,吃饭的时间到了,我们鱼贯而入。偌大的餐桌上碗碟被摆置得满满当当。身边的陪餐人介绍说,那些草鱼、鲤鱼是上午刚刚从月湖里捞上来的;花花绿绿的野菜是坝上野生的;黄瓜西红柿等各色菜蔬,则是值班人员利用闲暇自己种植的,不施肥、不喷药,那是彻底的绿色、彻底的环保……那一顿,我们个个风卷残云大快朵颐,吃得一塌糊涂美哉乐哉。似乎好多年了没有那样放心放胆地吃东西了。酒足饭饱后,大家的感叹异口同声:月湖秀色可餐,真乃无棣一宝地矣!

无棣县地处九河末梢,淡水奇缺,地下水也是苦咸不能饮用,长期以来,人们只好吃刷街水、坑塘水。过去县城的自来水都是一半黄河水,一半地下水,不但口感不行,而且健康也无法保障。后来,县委县政府投资几千万元,实施利民工程,兴修平原水库的同时,对县城供水水源地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改扩建,使县城居民的“水缸”达到多亩,几经技术改造,水质也完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城里人、乡下人都喝上了达标的饮用水。

水务人并没有因此停下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自己动手努力绿化、硬化、美化,使昔日臭水塘般的月湖彻底变了模样,成为县城区一处怡人的风景区。工作之余,携妻带子,或三五好朋漫步湖边,听“涛声”无边,赏荷叶田田,一切的喧嚣和浮躁都消遁得无影无踪,沉淀下来的唯有无限的惬意和舒坦。

记得文友曾经写过一篇“月湖寻月”的文章,那是月下的美景了,无缘亲自体验,只好在文中慢慢品味了:

月光下,水库西北方的值班房屋影绰浮出。有淡香袭来,我分不清那香来自炊烟还是月亮?但既然锅灶居于离天很近的地方,那饭又在月光如水、水样月光里浸润过,自然就该是“天香”了。“天香”或是“香天”,也只有在月湖无边的月色中细细咂摸,才可知其味道了。

那情那景,与我心有戚戚焉!

如今,月湖已经是省级水利风景区了,也是实至名归。

祝愿我的月湖更加美丽。

(摄影:WillemChan)

作家简介

苏银东,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无棣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选刊》《西部散文选刊》《诗选刊》《前卫文学》《时代文学》《当代散文》《齐鲁晚报》等。著有散文集“炊烟三部曲”《又见炊烟》《梦里炊烟》《炊烟依依》,报告文学集《回眸》等。

壹点号一点写作课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bbfz/3876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