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文学硕士的文凭
一边是技师学校的电焊专业
年的一个决定
让这两条看似平行的“学业线”
在一个叫李强的人身上相交了
“就业就好像面子与里子,
当里子战胜了面子,
就业前景就豁然开朗。
放下包袱学技术,
回头看,我不后悔。”
——李强
毕业折腾13年 里子战胜了面子干过记者、当过秘书、做过装修
用李强自己的话说
他骨子里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拿着文学硕士文凭到技校回炉的决定让李强的履历显得颇为与众不同。
年,从滨州学院中文系毕业的李强顺利进入一家中学教学。“当时没有编制,只是代课老师,一个月工资也就五六百元。”这份工作,李强干了两年。
不甘寂寞的他选择考研,于是,青岛大学文学院成了李强的第二段大学校园经历。在这里,李强结识了人生路上的导师徐鹏绪教授,也正是有了徐教授的牵线搭桥,李强才选择学习电焊专业。
从专科生直接阔步成为研究生,镀金成功的李强却没能享受到硕士学位带来的魔力。“年,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学历没有让我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找工作仍然很难,甚至有些同学根本找不到工作。”无奈之下,李强在青岛一家私企做起了文秘的工作。
读研三年、工作十年,大学毕业后,李强折腾了整整13个年头。“年做私企行政的时候,工资收入能领到元左右,但我还想再好一点。”事实上,在从事办公室工作之余,喜欢动手的李强学会了房屋装修,甚至连办公设备的维修也是信手拈来。
年7月30日,这个日期深深地印在李强的脑海里。在徐鹏绪的推荐下,李强做了一个在外人和家人看来都难以接受的决定:去莱芜技师学院学电焊,一切从零开始。“过了自己这一关,剩下就没什么了。”李强说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在技校学的都是很实用的知识,学了就能用。
承受压力大,泡在车间拼命练骨子里的不安分从小就在李强心里悸动着
喜欢拆拆解解的李强小时候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破坏王”。“小到手表、电视机、收音机,大到浇地的柴油机,都没能逃过我的手。当然,很多东西拆开之后再也没装回去,为此也没少挨打。”但是,偶尔组装成功让李强尝到了动手的甜头,拆解之后的“零件世界”也让他叹为观止。
“我不想在某个岗位上默默无闻,想有更好的发展,发展的支撑无疑是技术,是一门能让自己立足的手艺。”在李强看来,文学硕士去当技工,最大的问题就是放不下研究生的包袱。
一时间,“文学硕士回炉学电焊”的消息把李强推上了风口浪尖。“说实话,当时身上的压力很大。面对社会的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白癜风能医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