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泰安主城将分六个区,每区一个炫酷

文/杨思华通讯员/徐鹏韩长清值班编辑/胡阳

行走在泰城,

路两边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城市风貌千城一面,

除了岱庙,

似乎再难见到那些见证历史沧桑,

凝聚民族智慧的中国古建筑。

我们说泰安有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底蕴。我们有大汶口文化;帝王朝祭泰山的封禅文化;文人入泰山修道形成众多的石刻文化;民众朝山请愿而形成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

然而我们的城市里却很难找到可以佐证的风貌。

(泰城新楼盘建筑风格一览,汇集全球风格了有木有)

这种尴尬持续了很长时间,本以为随着岁月的消磨,会继续下去。所幸,泰城的建设者们没有忽略这一切。泰安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泰安城市风貌特色专项规划》。日前,该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复实行。

根据该规划,咱们泰城将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提升城市竞争力,美化城市环境,打造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魅力城市。

1古韵足、今朝魅,人在谈笑间

规划大师吴良镛指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对它的改造应顺应原有的城市肌理。泰安,既拥有封禅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又具有山城相依、九河穿城独特的城市肌理。

“古韵足、今朝魅,人在谈笑间”正是泰安风貌的真实写照。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风貌整体性不强、特色空间不突出、公共空间不足及部分地段品位不高等问题日渐凸显。

规划为延续城市肌理,提出空间优化、功能提升、文化品牌及形象美化四大策略,重点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塑造鲜明的城市个性,突出泰安独有的山水格局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划定6大风貌分区突出城市特色

规划将泰城划分为六大风貌分区,即:古城风貌区、山城风貌区、滨水风貌区、现代风貌区、生态宜居风貌区及现代工业风貌区,分别体现“古”、“山”、“水”、“新”、“住”、“工”风貌特点。

(泰城现状风貌格局图?)

(泰城未来风貌规划图?)

古城风貌区是留住古城记忆的核心区域;

山城风貌区是由自然山岳风光向城市景观过渡的区域;

滨水风貌区是旅游度假、滨水休闲的活力地带;

现代风貌区是展示泰安现代化城市形象的区域;

生态宜居风貌区是市民集中居住生活的区域;

现代工业风貌区是工业仓储等第二产业聚集区域。

规划从建筑风格、建筑色彩、高度控制、夜景照明、开敞空间等方面对各风貌分区提出了控制和引导要求。

3完善风貌结构搭建风貌骨架

规划形成“两轴两带、十八街、一百三十六节点”的整体风貌结构。

“两轴”为历史文化轴和时代发展线,历史文化轴是泰安历史文化风貌的体现区,时代发展线是集中体现泰安时代气息的区域;

“两带”为泮河风光带和环山景观带,主要展现泰安市自然山水风貌。

“十八街”为体现城市景观风貌的18条道路,分别按照旅游性景观道路、综合性景观道路、交通性景观道路进行打造。

“一百三十六节点”作为展示城市景观的重要节点空间,规划了“1门户”、“16厅堂”、“4看台”、“84盆景”。其中,门户为城市机动车出入口、车站和风景区出入口;厅堂为市民娱乐休闲、游憩活动的公共场所;看台为从高处眺望浏览城市景观风貌的空间节点;盆景为分散在城区的游园绿地。

4挖掘文化内涵注入风貌灵魂

泰安古称“神州”,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构成了泰安城市风貌的灵魂。为突出古城风貌特色,规划对岱庙周边区域重点进行了风貌控制和引导,将古城风貌区划分为核心区和协调区。

核心区建筑风格应尊重古城历史原真性,突出中式古典建筑风格及传统文化元素;建筑色彩体现“青砖灰瓦”的特点,起到烘托和突出岱庙的作用。协调区建筑风格和建筑色彩应做好由“古”到“新”的有序过渡。

规划分期

近期:-年,完成重要节点的风貌提升。

远期:-00年,以点连线、以线带面,逐渐将风貌规划全面铺开,并将风貌规划控制要素融入到城市的其他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全面提升泰安城市风貌。

近期风貌特色规划行动

年——年

完成《泰安市城市风貌特色专项规划》的成果,并作为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依据和土地出让的引导性条件。

近期的行动计划将从“点、线、面”三个层面对泰安的风貌进行整体提升。

城市门户:泰山火车站周边风貌提升,屋顶广告牌的拆除改造,周边建筑与老站房的协调统一,蒿里山周边建筑风格和色彩的协调统一;入城口景观风貌提升,增加入口景观雕塑,增加宣传城市形象的标牌标语。

城市厅堂:泮河公园景观打造,岱庙北游园打造。

城市看台:环山路绿地观景平台设置;白马石村观景平台设置;蒿里山观景平台设置;商业建筑屋顶观景平台设置。

城市道路:万官大街景观风貌及夜景亮化提升;泰山大街户外广告整治;温泉路向南延伸路段增设旅游生态性景观;龙潭路中段增加生活性景观小品。

历史文化轴:岱庙周边环境整治,岱庙东侧建筑立面和业态整治;岱庙西侧手绘墙整治;通天街周边广告店招的统一;万力大厦建筑色彩整治;尊皇大酒店整治。

时代发展线:时代发展线中段的建设及景观提升。

环山路景观带:白马石村农家乐改造,过街天桥设置。

奈河:周边环境的整治;财源大街至灵山大街段花鸟市场一条街的打造;增加景观桥梁,亲水步道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qlwbjj/3873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