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吃什么药 http://m.39.net/pf/a_7433865.html
11月26日凌晨,国家知识产权局就“逍遥镇”“潼关肉夹馍”商标纠纷答记者问。
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出,从法律上,“逍遥镇”作为普通商标,其注册人并不能据此收取所谓的“会费”。“潼关肉夹馍”是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其注册人无权向潼关特定区域外的商户许可使用该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并收取加盟费。同时,也无权禁止潼关特定区域内的商家正当使用该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中的地名。
山东多家肉夹馍小店名带“潼关”成被告
“要么赔偿4万或5万的经济损失,
要么加盟”
“开了三四年肉夹馍店,怎么就被起诉了呢?”今年7月初,威海荣成一家小吃店的店主毕卫卫忽然接到法院他的店名“斥山老潼关肉夹馍”侵权了一家名为“潼关肉夹馍协会”机构的注册商标。目前,山东威海、青岛、烟台以及泰安等地多家肉夹馍商户也收到类似起诉,每户被判赔偿一万多元。
放眼全国,数百家商户因使用“潼关肉夹馍”字样,惹上了相同的官司。仅洛阳就有几十家商户收到了关于使用“潼关肉夹馍”涉嫌侵权的传票,要求赔偿的金额3-5万元不等,并被告知如果他们还想继续使用该商标,就需要缴纳元。
从天而降的起诉书
7月初,毕卫卫忽然接到一个电话,他的小吃店因侵权被起诉了。当天下午,他正和妻子马静在自家肉夹馍店里忙活时,一位邮政工作人员忽然上门。毕卫卫拆开邮件,里面有一张威海市环翠区法院诉前调解通知书,一份民事起诉状和一份公证材料。毕卫卫懵了,起诉状上确实是妻子马静的名字。原告潼关肉夹馍协会起诉他们侵害商标,要求他们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4万元。“怎么就成被告了呢?”毕卫卫一下子紧张了起来。之前他曾跟当地一家经营潼关肉夹馍店铺的师傅学了手艺,年初,毕卫卫和妻子开了自己的小吃店,到工商部门注册时,使用的是“荣成市斥山老潼关小吃店”,门店上的招牌为“老潼关肉夹馍”。就这样经营了三四年,期间夫妻二人还另开了一个小吃店,店名同样使用的是“老潼关肉夹馍”。开了三四年的小吃店,突然因店名遭到了起诉,毕卫卫和妻子有些害怕。他们赶紧按照调解书上的信息,给调解员打去电话询问,“调解员说,涉及商标侵权的,不止我们一家。”庭前调解失败
二审再次败诉,被判赔偿一万多
按照调解书上通知的日期,7月9日,毕卫卫从荣成市赶到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进行第一次调解。那天他在法院见到了六七名被告商家,他们来自威海的各个区市,所开店名中均有“潼关肉夹馍”字样。从第一次调解到8月11日第一次开庭期间,毕卫卫和其他几位商户曾跟原告律师在法院调解过几次,但都没成功。“原告律师说,我们要么赔偿4万或5万的经济损失,要么加盟,加盟费至少一万,以后每年还要交钱。”
毕卫卫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每个商户的具体情况和被要求赔偿的金额有差别,但总体相近,大家的经历也相似。8月30日,毕卫卫再次赶到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法院宣判我们这些商户败诉了,有人要赔一万二,有人要赔一万三。”威海市区的商户苏春娟说,据她了解,一审败诉的商户共有7位,后来有一家跟原告调解成功,其他的6家选择继续上诉。11月15日,他们收到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宣判结果,维持原判。法院认为这些商户的门口招牌及商品包装袋上的“老潼关肉夹馍”字样与潼关肉夹馍协会的注册商标相同,容易使公众产生混淆,因此构成侵权,应承担赔偿责任。“毕卫卫”们再次败诉了。多人的“团结群”
成员来自全国各地,诉讼进度不一
“不服就上诉”,这是最初威海这几位被告商户组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