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金,元!孔庆江,元!大家别着急,都排好队……”近日,曲阜市小雪街道大埠南村村委大院气氛热烈,不少村民都领到了土地流转的“现金红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多亏了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的‘民情书记’们,今年我们家不仅新分到了土地,还领到了一笔租金,这可比自己种地划算多了!”刚刚领到了元钱的孔令华高兴地说。曾经的土地问题成了村民最大“烦心事” “各位‘民情书记’’,咱都不是外人了,有些事想跟你们说道说道。”曲阜市小雪街道大埠南村村民孔祥海初次见到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民情书记”后,便提出了自己的诉求,作为村里的老人,这些年日子算是过得红红火火,先后娶了2个儿媳,添了4个孙辈,可是新增的6口人一直没有获得新的土地,这也成了孔老汉心里最大的“烦心事”。 原来,大埠南村已经25年没有调整过土地,所以村里像孔老汉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村民重新分配土地的愿望非常强烈。而且由于缺少劳动力,村里的土地大多由个人以每亩元的低廉价格承包出去耕种,存在土地利用率不高、收益不明显的弊端。 “土地是农村发展的根源问题,只有把土地做活,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百姓致富。”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的“民情书记”邱印江深谙其中道理。于是,“民情书记”们和大埠南村村“两委”成员商量后决定,将村里土地按照现有人口重新分配后,全部流转到村里,再承租给专业的种植公司,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务必要解决好农民的“命根”问题。从前的“烦心事”变成了如今的“幸福事” 目标已确定,可实施起来并不那么顺利。一开始,村民担心土地流转之后自己的生活来源没有保障,存在一些思想顾虑。为此,“民情书记”们走街串巷,挨家挨户耐心细致地给村民们做解释工作,向群众宣传流转土地不仅能够整合闲置土地,还能增加收入的好处,使村民没有后顾之忧。最终全村人无一人反对,村内余亩土地以每亩元的价格承租给了济宁的种粮大户,不仅村民收入“水涨船高”,村集体收入也增加了近7万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今年来,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不断强化为民服务作风,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民意“5”来听行动、社区双报到等为载体,通过协调惠农工程、认领“微心愿”、捐款捐物等多种形式,从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众入手,从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抓起,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切实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
来源:《齐鲁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