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妈厨房之撸串的青春

在在济南,有这样一句话广为流传: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撸串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我是09年进入报社工作的,和我一起进报社的小伙伴们,大家坚实的感情基础,就是在一次次撸串中建立起来的。当时,我们都在经十路大众日报社附近租房子住,具体分散在科院路、环山路、羊头峪西沟,一说聚会,不到五分钟就能凑齐,撸串自然也少不了:谁要换房子搬家了,根本不用找搬家公司,周末一招呼,大家忙活一下午累个灰头土脸,然后就去撸串,所有的劳累一扫而光;谁失恋了,也召集大家去撸串,坐下之后,谁也不会先问到底咋啦,就喝酒吃肉,陪他一醉方休;谁要离开去别的地方发展了,临行前,大家以撸串相送,即使离开了的,每有假日相约撸串,还是这些人,一个也不会少。当时的《羊头峪手机报》就诞生在我们撸串的摊子上。盛夏的夜晚,几个年轻人,蹲坐在小马扎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不到一会,桌子上的签子和毛豆花生小龙虾皮混在一起,摞成了一堆堆小山。酒过三巡,大家都进入了状态,开始相互打趣调侃,吐槽各自部门遇到的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租住在羊头峪西沟的陆小六便提议,要不我们创建一个内刊算了,名字就叫《羊头峪手机报》,用飞信群发,每天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前,各推送一次,大家轮流当编辑。在主编陆小六的坚持下,《羊头峪手机报》内容越做越火,很快“传”出我们这个小圈子成为报社上下争相订阅的娱乐小报,中午同事聚餐的时候,经常会讨论早晨手机报中的精彩段子。有几个与撸串有关的段子至今记忆犹新:有一阵子,陆小六经济困难,程小伟约他撸串,小六怕控制不住吃太多,一坐下便“豪爽地”对老板大手一挥:先一人来五个最好吃的烧饼;某天,报社经管中心的老总给大家开会,谈到跑客户时也欣然以撸串相论:衡量你与一个客户的关系是否到位,不是看你俩正襟危坐一起去五星级酒店吃自助餐,而是看能不能挽起裤腿,一起坐到路边烧烤摊子撸一顿串;更有文艺女青年如李小毛,深更半夜憋不出稿子的时候,听再多音乐、喝多少杯咖啡都不好使,只要带她上街边撸上一顿,回家立刻就能文思泉涌,其实咖啡就大蒜才是她的最爱。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各自结婚、生子、工作调动,逐渐搬离了羊头峪西沟周边,《羊头峪手机报》也随着飞信群发时代的结束,成为青春记忆。虽然现在大家聚少离多,但偶尔召集撸串,都会尽量放下手中杂事,聚到一起,谈谈工作、孩子,和曾经撸过的串。有酒有串有诗有青春,我们相约,只要牙齿还在,撸串的事一定会进行到底!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医院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格是多少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ixinyaju.com/qlwbnr/3868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