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桃产量全国第一,但问题真不少滞销和

 近十年来,我省桃树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面积与产量均占全国各省区首位。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丰产年份部分品种出现滞销与价格下跌问题,桃市场波动加大,桃产业风险加剧。

全国1/4桃产自山东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果茶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我省桃产业真正较快发展始于年,当时全省桃树栽培面积只有12.55万亩,年达到64.18万亩,首次超过了梨栽培面积,成为山东第二大水果,年面积达到万亩,至年面积增至万亩,约占全国的1/8。   纵观山东省桃产业发展,栽培面积有起有落,但桃产量一直呈稳步上升趋势。年突破万吨,首次超过梨的产量,年突破万吨,5年间产量翻了一番。年全省桃产量万吨,约占全国的1/4,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产桃大省。行业专家调查数据显示,年,截至7月份,全省桃种植面积上升至万亩,产量预计可达万吨。   从生态条件与地理位置来看,山东省也是世界上最适合桃栽培的区域之一,主要栽培区域在临沂、潍坊、淄博、泰安、济南、济宁等地市。其中仅临沂市桃面积就达60万亩,年产量多万吨,面积与产量已超过排名世界第4位的美国,形成了鲁中南山区优势生产区域。

发展过快问题逐渐暴露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随着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桃产业中不少问题也凸显了出来。其中不少行业专业学者认为,目前阻碍桃产业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缺少合理规划,导致产业链条不完整。   持相同看法的还有山东省果品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高东升教授,7月18日,高东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的桃树种植规模发展过快,但与之相匹配的产业链条却没有完全成形,所以今年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不足为奇。他说:“如果不解决好产业链这个问题,谈其他的事情都为时尚早。”高东升表示,精细化分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产业链条的重要环节之一,未来桃产业需按照“种植—销售—加工—服务”进行精细化分工,大家各司其职,这样才能让种桃的桃农获得最大化收益。

  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常务理事、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彭福田认为,从目前的栽培面积与产量规模看,桃已经不是供不应求的果品,但大部分桃农首要   市场也存在盲目跟风发展问题,如极晚熟品种映霜红在胶东丘陵山地通风透光好的条件下,表现良好,而在菏泽市平原条件下,多数桃园优质果率很低。“即使是一个优良品种,如果在全省种植面积超过2万公顷,市场销售也会有很大压力。”彭福田介绍,另外还存在盲目追逐新品种的问题,“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新品种虽好,但不一定适合本地发展,他提醒桃农,大批量引种前一定要先试种。   据了解,由于我省桃产业发展早,亩产效益相对于国内其他省份较高,所以多是一家一户式经营。“这种种植模式不利于新模式、新技术的推广。”彭福田介绍,现在桃技术推广多依赖于苗木繁育商与农资经销商,但他们的技术服务能力参差不齐,真正优质、生态、省工、高效的栽培模式在产业中的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新闻链接——

你看这桃它又大又甜!济南南山桃子严重滞销,这下门路打开了

大众网

发布时间:07-:21山东大众报业(集团)有限公司

“南山的桃子在市区能不能买到?我想买10斤。”“想买南山的桃子,哪里有?”本报关于南山桃子严重滞销的连续报道引起很多市民的







































白癜风精细诊疗优惠
白癜风精准疗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aixinyaju.com/qlwbrc/3871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