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智库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读
戴头盔看房和个人隐私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拜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所赐,倘若你“胆敢”露脸,就有可能因此损失几十万。面对如此种种,南京市政府已经率先开始行动。据了解,11月27日南京已启动对全市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的售楼处进行检查,要求拆除人脸识别系统,属全国首例。不过,何时拆除尚未最终确定。
你有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不“全副武装”都不敢去售楼处了。
近日,济南某男子戴头盔进售楼处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中的字幕显示:“为保护个人信息,戴着头盔去看房”。
或许你会疑惑,戴头盔看房和个人隐私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拜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所赐,倘若你“胆敢”露脸,就有可能因此损失几十万。
原来,很多房地产商动辄就会优惠数十万元,但仅针对第一次到访的购房者。倘若你曾经被房地产公司的人脸识别系统拍到,就很有可能会因此和巨额的楼盘优惠擦肩而过。
据了解,目前排名靠前的房企都会使用类似系统,主要目的是为了杜绝销售人员以获取额外利润为目的,偷偷将自然来访客户登记为分销商的客户,待成交后房企返利,销售员再跟分销商分钱。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未经通知就被搜集相关信息,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相关利益。北京市中银(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燚律师就表示,如果商家将搜集信息的操作提前告知客户,且客户认可情况下,应当是合法行为;如果像新闻报道中的那样,大部分售楼处在“无感”获取客户信息,毫无疑问,这就是侵权。
面对如此种种,南京市政府已经率先开始行动。据了解,11月27日南京已启动对全市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的售楼处进行检查,南京本地的部分开发企业(包括南京城南、江北、河西等地开发多个楼盘的房地产企业)在过去两天陆续接到相关部门的通知,要求拆除人脸识别系统,属全国首例。
不过,何时拆除尚未最终确定。
房地产商的人脸识别“暗战”
早在去年底,房地产自媒体“重庆地产news”就曾在一篇文章中报道称,某项目推出了一系列年底购房优惠,只要购房者第一次到访项目并当场下单,各种折扣算下来可以少花30万元。但购房者必须是第一次到访,或者说之前没有被摄像头拍到过。
此前,我们或许并不会察觉人脸识别会如何损害我们的利益,但在现实中确实已经发生。近日,就有天津消费者反映称,他原本由中介带领到天津湾某新房售楼处购买房屋,一个月后售楼处告知,通过售楼处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到与该名消费者相似人员曾经独自来过售楼处看房,判定其为售楼处自访客户,非中介渠道客户。
这名消费者认为,售楼处在未经授权同意的情况下,擅自识别获取人脸信息,涉嫌违法,也损害其购房利益。对此,天津市河西区政府回复称,经过核查处理,该问题属于合同纠纷,建议市民到法院自诉解决。
齐鲁晚报采访某房屋中介时就曾获知,此类情况并非个例。如果购房者是看了房企宣传前来买房,叫做“自然到访客户”;如果购房者被渠道中介带上门,就属于“渠道客户”,房企要给予中介一定的“好处费”,即提成佣金。过去,房企销售与渠道中介抢客户的情况经常发生。而人脸识别,就是为了帮助房企判断某个购房者是什么类型、是谁的客户,佣金应该发给谁。
有需求自然就会有市场光明日报此前进行相关报道时表示,为了帮助各房企提供人脸识别服务,相关人脸识别服务公司应运而生,并为这项业务取了新名字:房地产渠道风控。
以深圳市某企业为例,该公司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