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儿子做游戏,曾莉莉满脸笑容。
儿子的康复训练情况,是曾莉莉最挂心的事。本报记者李岩松摄
本报记者汪泷通讯员刘长春
在汶上县文化馆,年出生的曾莉莉的家庭情况可以说人尽皆知。这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女子,8年前嫁给军人的那一刻,就做好了面对一切家庭困难的准备。儿子生病落下后遗症、婆婆脑血栓引发偏瘫,这些让她越来越坚强。因为她深知,只有她把这个小家照顾好,在部队服役的丈夫才能安心保家卫国。
租来“家”里温情多
六尺男儿愧对妻儿
7月30日下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济宁城区的光明小区时,大腹便便的曾莉莉健步如飞从楼上下来迎接,很难想象此时距离她第二个孩子出生还有不到一个月。“我这家庭情况,容不得我步子迈得慢。”看出记者的疑惑,曾莉莉笑嘻嘻地说。
有些年岁的居民楼里,二楼一户两室一厅的房子,就是曾莉莉和爱人王启武的“家”。屋里的陈设都是“低配”,老旧的彩电、磨损的沙发,床也是旧的。“要给孩子在济宁做康复治疗,我现在的身体情况又不允许汶上、济宁两地跑,才租了这套房子。”
其中一间卧室里,曾莉莉的大儿子朗朗光着脚满地跑,身后的姥姥已经跟不上了。很难想象,这个虎头虎脑、浓眉大眼的孩子,竟然是感统失调、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一旁,曾莉莉的丈夫王启武看着儿子,眼中满是疼爱和愧疚。身材高大魁梧的他,穿着一身合体的军装,显得英气逼人,左臂上的臂章上金灿灿的写着几个字:“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因为爱人马上就要生产,王启武所在的火箭军某部特批了他一个月的假,回来照看家人。心爱的人终于回到身边,又即将迎来第二个孩子,曾莉莉心情好了很多。“我怀这俩孩子,他一次产检都没陪我去过!”曾莉莉开玩笑似地抱怨说。
“我父亲是8年老兵,家里的大伯、堂兄也都是当兵的,自小我就对军人很有好感。”谈及两人的恋爱史,曾莉莉笑着说,13年前还在中国石油大学读书的她,在一次公选课上得知王启武是国防生,立刻对王启武心生好感,并很快确定恋爱关系。长达6年的爱情长跑,王启武研究生毕业后分到了火箭军洛阳某部,而曾莉莉则考回了老家汶上县,在县文化馆从事基层文艺工作。就这样,两人凭借着对爱情和事业的向往,年决定步入婚姻殿堂。
丈夫忽接紧急任务
婚纱照拍了三次
结婚前的婚纱照,却让曾莉莉提前感受到了军嫂的辛酸。为了迁就未婚夫,曾莉莉在国庆假期跑到洛阳,谁知第二天王启武就接到紧急任务去了新疆,一去就是两个星期。约定第二次拍照,王启武又因为临时任务远赴外地,直到初冬两人才拍了照。“结婚前我爸对我说,你可想好了,选择嫁给军人,今后这样那样的难处少不了,但只要认定了,就一定要为他撑好这个家!”
婚后一年,两人的第一个孩子朗朗出生。几个月后,夫妻俩攒够钱买了一套新房,告别了一直租房住的窘境。“那会儿我还在休产假,但新家的装修忙里忙外全是我一个人。”为了让在外服役的王启武放宽心,有时候哪怕被人坑了,曾莉莉在电话里也从来没敢抱怨过。而在这期间,这个柔弱的女子把家里的水电气暖的维修等等都学会了。
原本以为生活会越来越好,但儿子的一次“意外”高烧,让两口子如今都心怀愧疚。“朗朗快2岁的那年冬天,突然发高烧,原以为吃点退烧药就好,没想到夜里突然39度高烧昏迷。”曾莉莉说,当时王启武正在湖南出差,因为部队纪律不能开手机,慌乱中她只能冒着大雪,医院跑,一路都打不到出租车。医院打上吊瓶,烧也慢慢退了,没想到还是留下了隐患。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夫妻两人慢慢发现了异常。“上次回来会说这几个词,下次回来还是只会说这几个词。”王启武特意请了假,和曾莉莉带着孩子去北京看病,找遍了这方面的专家之后,才查出来孩子患有感统失调,并且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语言发育迟缓,“我常年下乡开展文化惠民工作,在家带孩子的婆婆又很内向不怎么言语,很少带孩子下楼玩。医生说是错过了孩子的语言学习的爆发期。”
挺着大肚子照顾儿子
婆婆突发脑血栓病倒
为了儿子的病,曾莉莉夫妻俩四处打听,得知济宁在这一领域的康复训练省内领先。于是,曾莉莉每天早上6点半,开车送孩子和姥爷来济宁做康复训练,然后再回汶上上班,“这一年多虽然辛苦,但孩子能正常接受康复训练,我的工作也未受影响,回想起来也很欣慰。”
可屋漏偏逢连阴雨,去年年底,一直有“三高”的婆婆突发脑血栓。“医院一住就是一个多月,险些抢救不过来。”曾莉莉说,为了不影响王启武的工作,家人硬是瞒了他一个多月,直到老人抢救过来想念儿子,才悄悄给王启武打了个电话。
“当时电话里一听,眼泪就止不住的流。”王启武赶紧回济宁陪了老母亲几天,但部队的命令再次来临。为了让王启武放心,曾莉莉挺着大肚子扛起了照顾老人的任务。换着花样做好吃的饭菜,看网上说脑血栓患者多泡脚、做按摩有好处,便天天给婆婆泡脚,学着做足底按摩。
就这样,短短半年之后,曾莉莉的婆婆已经可以下地缓慢行走了,高血压也慢慢降了下来,“这两天身体恢复得不错,就跟着公公回了临沂老家,电话里还老是念叨,想吃我给她做的饭。”曾莉莉笑着说,曾经也有家人、同事劝自己,让爱人转业到地方工作,她没有丝毫动摇。她说,丈夫把军人这份职业看得无比崇高,从上大学时就看得出来,“如果他因为家庭选择转业,那就愧对国家和部队这么多年的栽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