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遗传吗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学校管理赋能教师发展,教师赋能学生发展,而文化为整个学校系统赋能。
对于一所新建学校而言,最初几年的文化建设直接影响未来的整体办学水平。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文化建设。国家十四五规划也将文化建设提上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学校是一个教育场,一个学习场,更是一个文化场。学校文化发挥的正能量,在无形中有一种指挥棒的作用,对内凝心聚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对外形成文化辐射力,增加学校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学校文化建设很重要,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攻坚工程。学校的成功,名校的持续,都仰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为之计深远”,在这个长期规划当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最重要的。
我们说,一所新建学校的文化实践,首先需要第一个五年行动。
此五年行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完成文化整体架构;第二阶段,完成文化日历,形成文化驯养;第三阶段,拥有文化资产和文化影响力,形成家长口碑和社区辐射,并进行文化升级迭代。
第一阶段,也就是建校第一年,完成文化整体框架设计。
这个阶段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定心、凝心!只有地基夯实,心定,心凝,才有力来、力聚!
从学校项目筹备之日起,整个办学团队就要思考学校文化的整体框架,在这个阶段,一般需要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让学校文化的前期框架设计更系统,更完备。
在这个阶段,办学定位、教育理念、话语体系(口号)、视觉系统(VI、吉祥物等)、课程框架等都需要完成整体设计。
整体框架就像定海神针一样,发挥其办学主体性的引领作用,学校按照这样的理念招聘教师,按照这样的课程框架设计规划教师发展,同是在学校整体视觉上形成统一性,不凌乱,有秩序,有规范。
整体文化框架定下来后,未来可以在框架内自由衍生和发展,所有的生成都有法可依有的放矢。学校的发展方向,口号,视觉符号等都不用再改来改去面目全非,相应地鲜明的品牌形象同是也树立起来了。
第二阶段,也就是建校后的第二、第三年,完成文化日历,形成文化驯养。
这个阶段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走心、暖心,形成文化驯养,让文化带来师生教育生活的幸福感。
学校文化驯养即建立文化与师生的联系。其主要路径为文化年历和品牌活动。学校文化年历就是一年之中关于文化方面的日程表。包含一系列活动、仪式、典礼等。它自带仪式感,能帮助师生建立共同情感和记忆,这是学校文化驯养最好最简洁的途径。
学校在进行文化年历活动规划的时候,类比中华文化年历,可以规划一次主打文化活动,一年一度,主题不变,定期举行,时间选择上最好与人们潜意识中已经具备的时间点为佳。例如,一所以阅读为主打品牌的学校,可以将一年一度的文化日定在世界读书日4月23日这一天。此外,学校还可以规划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将其纳入学校文化年历表。例如艺术节、科学节、儿童保护日等。
在规划学校文化年历时,有三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首先,无论是主打文化活动还是次级文化活动,都需要跟学校文化紧密联系,有文化和品牌的统一性。不随意,不随便,否则会形成文化负资产,不仅没有益,还有害。
其次,学校文化年历规划中,注意时间选点。时间选点需要尊重过去的传统,尊重文化积淀。例如想要做一个儿童相关的活动,建议选点就在六一儿童节。
最后,学校文化年历规划,需要教师、学生联动,要充分发挥文化活动主体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
第三阶段,即第四、第五年,拥有文化资产和文化影响力,形成家长口碑和社区辐射,并进行文化升级迭代。
这个阶段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稳心、铭心,力往一处使,把学校之船开往水深之处。
对于一所新建学校而言,第一年是文化顶层规划年,第二、第三年是文化日历驯养年,那么,第四、第五年则是文化内化和迭代年。
在第四、第五年,学校想要拥有文化资产和文化影响力,则需要在文化内化和迭代方面发力。
文化内化工作,不再是浮于表面的文化宣导,而是文化在课程、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方方面面的细化和深化。从此时开始,学校的文化建设工程才从文化和品牌造势真正转变为内涵发展。
在文化沉潜于心,内化于行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第一个阶段的顶层设计中仍然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查漏补缺、重新整合梳理文化顶层,让其更能指导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成为这个阶段文化建设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学校文化建设它是一个螺旋上升、逐步递进的工程,新建学校不仅要重视文化建设,更需要明确阶段性任务和工作重点,才能让文化真正换发教育活力,为学校发展赋能!
(问对公司教育品牌和学校文化设计业务咨询电话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