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做信息搬运工,我们是青岛 据市气象台预报科首席预报员高荣珍介绍:23日白天阴转多云,北风5~6级阵风8级转4~5级,市区11℃~17℃,其他区市8℃~18℃;23日夜间到24日白天,多云转阴有小雨,北风4~5级转南风3~4级,市区13℃~18℃,其他区市10℃~19℃;24日夜间到25日白天,阴有小到中雨转多云,南风转北风4~5级,市区13℃~18℃,其他区市12℃~19℃。受冷空气影响,28号前后北风风力较大,内陆5~6级阵风7级,海上7~8级阵风9级。下周前期气温小幅波动,后期冷空气较强,气温明显下降,最低气温沿海一带在9℃~16℃,内陆地区最低气温在5℃~15℃,全市最高气温全市12℃~20℃。
青岛下周最低温仅5℃
小编温馨提示:
该南飞的南飞,
该换毛的换毛,
实在不行的就冬眠。
如果怕冷可以去墙角,
因为墙角有90度;
如果还冷可以去躺地上,
因为地面有度;
如果还冷可以自转一周,
因为那就有度啦;
如果还是冷可以去梦里,
因为梦里寻她(他)千百度,
你要几度就几度!
还有还有,大家看好天气预报
明天还有雨哦~
各位小伙伴出门一定带好雨具
不然,
呵呵呵
下面就是明天的你我
不管怎样寒冷,
我们都要做好迎接冬天的准备!
过冬养生10个小常识1足部保暖研究发现,
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
一旦脚部受凉,
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
纤毛运动减弱,
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
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2适时添衣研究认为,
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
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
当环境气温降低后,
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
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更衣。
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
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
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3朝盐晚蜜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
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
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
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4早睡早起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
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因此秋季养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
为避免血栓的形成,
应该顺应节气,分时调养,
确保健康。
5灸脐养秋因体质虚弱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
神经衰弱等病,
用此法进行防治,效果很好。
取一块姜,切厚片,
在上面扎上几个眼儿,
放在脐上,点燃艾炷,
在姜片上进行雀啄灸(就像鸟啄食一样),
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宜。
(艾灸请咨询专业人士,不要盲目在家自行针灸哦~)
6养阴防燥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有梨、提子、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莲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饣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7适当养胃秋天气温渐渐变凉,
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
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
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
所以要注意保暖,
入秋以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
适时增添衣服,
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
8适量运动秋天气候适宜,空气质量较佳,
不妨多接近自然、多运动,吸收天地精华。
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伸展具有"运化作用",能收敛心神,
从呼吸带动的循环系统、
肠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统,
一路顺畅,气血循环自然活络。
9不要憋尿尿液中含有毒素,
如果长时间储存在体内,
含有细菌的尿液不能及时排出,
就易诱发膀胱炎。
而高血压患者憋尿会使交感神经兴奋,
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心肌耗氧量增加,
引起脑出血或心肌梗死,
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10扫除抑郁秋季临床上抑郁状态的患者明显增多。
专家指出,由于深秋气候渐冷,
日照减少,风起叶落,
常会勾起凄凉之感,
使人们情绪不稳,易于伤感。
因此,在深秋时节,
人们需保持良好心态,
宣泄积郁之情,因势利导,
培养乐观豁达之心,
这也是秋季养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点。
天冷了~这8件事要小心!气温下降,小编也要提醒一下各位:冬天是意外高发季节,千万别做这8件事!件件都是拿人命换来的教训!
开电热毯睡觉 年11月,据《贵阳晚报》报道,一两岁男孩因开着电热毯睡觉时尿床,引起电热毯漏电,导致被电身亡!电热毯可以用,但要慎用,被窝暖和了拔掉电源再睡觉,切忌彻夜使用。
骑车系长围巾近日,据江苏电视台报道,江苏一8岁女孩乘坐妈妈的电动车时,围着的长围巾被绞进后轮,脖颈被死死勒在牙盘上。周围好心人立刻用水果刀割断围巾,此时女孩已没了呼吸。
大家骑车或乘坐电梯时,一定要把围巾系好,下垂部分不要留得太长,否则围巾一旦被绞进车轮或电梯里,另一端就会勒住脖子,可能根本连发声求救的机会都没有。
给孩子穿太多今年12月,据扬子晚报报道,武汉一名出生刚满月的男婴被父母穿太多,长时间捂热导致器官衰竭,最终死亡。
宝爸宝妈们注意啦,不要给予孩子“过分温暖”,天气寒冷的时候也不用过多添加衣物,家长可以用手感觉孩子皮肤是不是光滑的,如果感觉潮湿粘黏就说明穿多了。
感冒药混着吃近日,据重庆晚报报道,广东一名18岁女孩同吃了两种感冒药后死亡,据介绍女孩服用的罗红霉素缓释胶囊与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会致人茶碱中毒。
市场上感冒药品种众多,虽然名称不同,但所含的主要成分是一样的。若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感冒药,相当于加大了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的危险性会成倍增加。因此,建议大家感冒后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吃一种感冒药。
电暖宝变手雷据《羊城晚报》报道,今年11月河南马女士将一个充好电的暖手宝给儿子暖手。孩子接过电暖宝后10分钟,电暖宝“砰”的一声发生爆炸,孩子大面积烫伤,左脸“变形”。
电暖宝主要有电极加热式和电热丝加热式两种。小伙伴们最好购买热丝式电暖宝,相对更安全。另外,一定要到正规商家购买电暖宝,尤其要看是否有“3C”认证标志,千万不要购买地摊货。
冬天冷不护心《羊城晚报》曾报道,河南15岁男孩课堂上猝死。据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因此冬天一定要注意护好心血管!
冬季一定要防寒保暖,年轻人也不能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其次,要注意休息,熬夜,通宵游戏等都是年轻人猝死的主要原因。
关车窗睡觉《新文化报》曾报道,吉林两名男子冬天因关窗在车内开空调睡觉,一氧化碳中毒,不幸身亡。同样是冬天,据浙江在线报道,浙江一男子在汽车上因开着空调闭窗睡觉,致使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警方调查后发现,在车上睡觉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是和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废气有关。专家提醒,车上睡觉应定时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避免意外发生。
加油不除静电据央视新闻报道,江苏一女子因自助加油时手上带有静电,导致突然起火,自己被烧伤。
加油前不先消除静电,油雾与静电火花相遇有可能引发明火。选择自助加油的车主,加油前可按下加油箱上“导静电按钮”,提前将身上的“电”放出去。如果加油箱上没有相关标识,最简单的办法是将车熄火后,拔出车钥匙,用手摸一下前端金属部位,即可“放电”。
记住这些,
让我们一起
暖暖和和,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
度过冬天~
对了对了,今天的你穿的啥出门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给小伙伴~
小编先找地取暖去了...
来源:青岛大众网据大众网-半岛都市报、齐鲁晚报、网络等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亚楠
新闻爆料/新闻--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