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湖边的村庄齐鲁晚报网

湖边的村庄文/宋增芬“人人都说沂蒙山好”,这首歌唱的就是我的家乡。我自小是在姥娘家长大的,那是崮乡群山中的一个小山村,到处都是美丽的自然风光,乡亲们勤劳善良又纯朴亲切,我在那里呆了十几年,所以对农村我是有深厚感情的。但说实话,对于农村一些家庭脏乱差的环境问题,应该还是有点小看法的。像我以前帮扶的农户,多数都是老年人,房子老旧,更不注意环境卫生问题,家里乱的,有时候都进不去人。年,我们换了第三个帮扶村,这个村子坐落在云蒙湖边。云蒙湖以前叫岸堤水库,位于临沂市蒙阴县境内,是山东省第二大人工湖,建于年冬。“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云蒙湖位于群山中央,四周群山环绕,湖边柳树飘摇,花草缤纷,水中湖光潋滟,风光宜人,这里的湖光山色成为游客经常观光的地方。湖边有一个三村合并而成的社区叫北太平,我们的新村就在这里。北太平地势平坦,空气清新、水量充足,很适合人们生活居住。三年多时间,我们十二名党员干部来来往往于湖边的环湖路,领略了它的四季风光,春天的生机、夏天的青葱、秋天的丰收、冬天的苍茫,无一不尽收眼底。因为我们有很多任务要落实,走访不只是两个字,内容很多:核实信息、填报各种表格、了解生活生产收入情况,防疫宣传慰问、节日慰问、打扫卫生,随时采集更新信息、处理贫困户提出的问题等等,除了电话联系,一般都是每个月去两三次,有时候任务多了,还会多去几次。我们刚进村的时候,新村还没有建设好,还是半拉子工程,有村民向我们抱怨:资金缺乏,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住进去。负责帮扶任务的还有兄弟单位的人员,我们各负其责,目标都是为了北太平能尽快脱贫致富。在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在村两委成员和全体村民的努力中,这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各种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逐项落实,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和卫生问题也已大有改善。特别是年春节前后,我们包的那些扶贫户,都先后搬到了村里统一建设的小区内,都是整齐的二层小楼,又漂亮又干净。再去走访的时候,发现人家家里都是非常干净整洁的,让我赞不绝口,主人家也是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场景让我想起一位老扶贫户自嘲的一句话:家里的卫生?别提了,条件不行,收拾好了也是一个破家。“安得广厦千万间”,眼前的新楼房和干净的室内环境已经彻底颠覆了以前的说法,果然条件好了,一切都整洁干净起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这样的景象已经彻底不复存在了。“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没有统一规划,自己私搭乱建的老旧村庄真的存在很多问题。在村容村貌上更没有一个美的享受,村民们对美的追求不是太高,这可能和老房子老院子原本的破旧、杂乱也有关系吧,没有美的动力。而统一规划建设的新农村,恰恰改善和完善了这一点,家家变得干净卫生,环境美丽,幸福指数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了。村里还注意村路硬化和绿化建设,村路两边的花草树木一应俱全,建设的跟小公园差不多了。目前很多村子直接奔着旅游村的方向发展了,把非遗传承和保护也纳入有序管理,把旅游文化也在做大做强。北太平社区也不落后,打造了几个有特色的小景点。第一个就是与众不同的石刻,在路边竖立一高大、造型奇特的龙状巨石,上刻三个大字:石龙湾,非常炫目,石刻后面就是新建的风景区。不远处的水塘已经打造成湿地公园,公路环绕,树成荫,花成行。加上远山的衬托,景观美不胜收。从此,村民们有了茶余饭后悠然散步和赏光的地方,外来者也可以浏览一下小村的自然风光,一举几得。另外,沿湖的荷花塘中荷叶动人,荷花飘香,莲藕还能带来经济收入,“守得莲开结伴游”,谁说这荷塘不是自成一景呢?目前该村正在打造康养度假村和乡村旅游,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为村民开拓一条新的致富之路。扶贫政策、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脱贫致富的村民们已经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不只是吃饱穿暖,还要住的好,生活的好,学习的好,娱乐的好,发展的好,传承的好……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那天,作为千千万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人员之一,我深感欣慰,也有很多感慨。欣慰的是我能参与这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感慨的是走过的路和工作中结下的情谊不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北太平社区的将来会怎么变化?站在湖边这片安静而美丽、充满了希望的田野上,我在努力畅想,再过三年之后,它会是一种什么样子?(作者宋增芬,临沂市蒙阴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影视家协会会员,临沂市影视家协会理事。已出版散文集两本,发表纸质作品余万字,网络小说余万字,编剧并成功拍摄影视作品50余部,曾获全国全省等各个奖项。)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qlwbjj/38774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