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中医医院 http://pf.39.net/xwdt/150707/4651560.html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
4月9日,在淄博经开区唐家山公园的施工现场,各类机械正在紧张地施工,一片忙碌的景象。按照规划,3年后这里将变成一座大型生态公园。这是经开区优化调整后,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之一。
这样的场景,不仅在淄博经开区,在淄博大学城、在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下称淄博先创区)、在齐鲁化工区的建设工地同样忙碌而热闹。
一年前的4月7日,淄博官方围绕推进“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城市发展思路,加快把淄博建设成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的目标,作出了对经开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等功能区进行优化调整的战略性决定。
从表面看这是一次“云淡风轻”的功能区调整,但本质是一次做大淄博发展“蛋糕”的眼光长远的决断。
处在命运十字路口的淄博为什么选择这样一条路?一年间,淄博功能区优化调整被寄予了怎样的期许?对于未来,这座城市又该抱有怎样的期待?
战略考量
对于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淄博而言,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不曾经历过的。
年2月20日,淄博市统计局公布了经省统计局重新核算修订后的经济数据,年——年,核减后的淄博GDP数据分别为亿元、.4亿元,在全省的排名由第5位下滑至第7位。而比位次更重要的是全年GDP增幅仅为69.4亿元……
数据的背后,传递的是外界对于城市未来前途和命运的焦虑。
淄博真的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真的到了需要重新选择发展方向的时候——部分功能区和机构设置的调整优化便应运而生。
作为淄博功能区优化调整的“首席构架师”,彼时的市委书记江敦涛深切意识到,淄博的凤凰涅槃和加速崛起不仅仅是简单的提升,而是要对淄博的产业机构和城市框架进行彻底对高标准顶层设计。
对于此次功能区的调整优化,外界普遍用“大思路、大魄力、大手笔”等赞誉有加的词汇来加以形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注意到,在年4月7日的动员会上,江敦涛对功能区优化调整给出了这样的定位:落实“主城提质增容、全域融合统筹”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打破行政壁垒、整合资源要素、推进产城融合。有利于加快动能转换、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高质量发展重大增长极,将极大改善提升这些区域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城乡面貌和民生事业。江敦涛反复强调,优化调整所涉及区域,是淄博城市形象的未来所在、城市功能的未来所在、城市竞争力的未来所在、高端产业的未来所在、生态环境的未来所在,必将为淄博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显然,这是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淄博的发展,为淄博未来谋划新的蓝图。此番功能区优化调整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背景是,过去几年,淄博作为老工业城市,面临着较大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压力,由于沉重的历史包袱,加之受制于现实条件,淄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显得“后劲不足”,与青岛、济南、烟台、潍坊等省内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淄博人也因此有了“失落感”。另一方面,淄博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也显露出保守的一面,整个城市布局和发展并没有形成集约和规模效应,且给人一种“土”的感觉。这与年轻人所向往的时尚与活力相差甚远。这些情况的存在导致了城市经济活力的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本地年轻人的流失。除此之外,原先的功能区划分,有的受各种因素制约,开发建设面临瓶颈;有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发展思路、加大开发建设力度。而去年的那次功能区调整优化,就是为更好地满足淄博城市发展需要,更好地统筹整合资源要素,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拓展空间、释放动能。从这几个因素看,几个功能区的调整优化本身就肩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且势在必行。产业优先淄博的兴盛源于多年的工业发展历程。工业是淄博城市发展的灵魂之根,同时也是淄博“凤凰涅槃,加速崛起”的核心要素。一年前的那次功能区调整优化,涉及淄博经开区、淄博先创区、齐鲁化工区、大学城园区、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及淄博新城区共6个功能区。从面上看,6个功能区中,至少有经开区、先创区、齐鲁化工区3个功能区涉及产业问题。而放大来看,淄博新区、大学城园区和文昌湖升级旅游度假区亦同样背负金融、科教、文旅等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命。产业优先的意图,显而易见。以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