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降低后,内容创作走向何方齐鲁晚报网

大众日报记者徐晨一个15岁初中女生,将脑中闪现的旋律改编成一首歌红极网络,拥趸者称其为“音乐天才”,反对者则认为女孩的成功得益于技术工具的出现。技术确实降低了创作的门槛,在推动创作自由实现的同时,也给内容生产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颠覆性改变。15岁“天才”后浪的成色近日,15岁女孩Vicky宣宣因独立创作歌曲走红。一位普通初中女生,一段数学课上脑海中蹦出来的旋律,一款简易直观的乐曲创作App,三者碰撞出了令诸多网友为之惊艳的美妙音乐。截至目前,女孩创作音乐过程的视频在B站播放量已经超过一千万,在该平台上这算是少有的量级。同时,Vicky宣宣的B站粉丝已经超过一百万,官方认证为知名音乐up主。然而,在粉丝网友们狂热的赞美声中,音乐人周雨思泼出了一盆冷水——“天才不应该是简单地复制粘贴、模仿别人的东西,从这点来看,女孩当下还不算是天才。”在周雨思发布的题为《15岁女孩爆红揭开了流行乐坛最后的遮羞布》的视频里,其对女孩的创作风格等进行分析,矛头首先指向了女孩的创作才能。周雨思的思辨颇为含蓄但却激起了不小的水花。记者截稿前,该视频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luwanbaoa.com/qlwbnr/38776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